第五十章 弄巧成拙 (第1/3頁)
且聽夏風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16年的8月8日,亞洲娛樂圈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華夏終於傳出了限韓令的確切訊息,內容是全面限制韓國藝人來華演出,停止新的韓國文化產業公司投資,禁止新籤韓國電視劇,限制綜藝節目合作專案。
儘管華夏外交部發言人在面對記者提問時,明確否認了有這項禁令的存在,但是韓國的文化產業的的確確在華夏進入了冬天。
各種韓國明星在華夏的代言、通告紛紛取消,韓國電影、電視劇、綜藝一夜之間下架得一乾二淨,微博上眾多韓國明星的粉絲後援會噤若寒蟬,不知所措。
不管這條禁令到底是真是假,但華夏韓流遭遇重創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曾經動不動就上娛樂頭條的韓國明星偶像瞬間銷聲匿跡,國內的明星終於翻身農奴把歌唱,好多二三流明星竟然也有了登上娛樂板塊首頁的機會。
沒有人敢在這個敏感時刻和國家作對,沒風聲以前隨便你發什麼都不會有人過問,現在明顯情況不對了你還要出來跳,那就是典型的老壽星上吊——嫌命長!
不管怎麼說,韓國的明星與偶像團體在華夏是徹底沒活路了,根本沒有任何協商的可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塊大肥肉漸行漸遠。
不過他們還不是最慘的,更慘的當屬偶像團體裡那些來自華夏的成員。
他們當初能夠入團,很大程度上是公司高層對進入華夏偶像市場的佈局。
在華夏,一個全韓團和擁有幾個華夏人的團體所受到的關注度是截然不同的,有了關注度,以華夏女粉亞洲聞名的消費力,到時候真金白銀還不是滾滾而來?
事實上最開始那幾年,這些公司也確實在華夏賺得缽滿盆滿,而那些眼紅的公司也開始大力發展挖掘華夏練習生,希望能在這巨大的市場裡分得一杯羹。
這就形成了一個迴圈產業,華夏那些懷揣著明星夢的男生女生赴韓找公司籤合同、進行專業的偶像練習,成團後公司又將他們送到華夏賺粉絲的錢。
人才送出去了,錢也送出去了,還要被嘲諷一句國內娛樂生態落後,這換誰誰能忍?再加上某系統的部署,無論是為維護硬實力還是軟實力考慮,限韓令的頒佈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限韓令的出現,也讓這些在韓國發展的華夏明星失去了大部分的價值。
他們其實並沒有做錯什麼,為了求得更好的平臺,到韓國去當偶像其實無可厚非,只不過在國家機器面前,個人的力量實在小得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