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宣宗和懿宗:群氓的盛宴 (第6/10頁)
霧滿攔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難辯,眼睜睜地看著憤怒的王宗實立了宣宗的長子李溫。改名李漼,是為懿宗
28歲:浙東裘甫大鬧群體事件,率領三十二萬人,分三十二隊,攻陷象山,儒家子王式不舉烽火,將其殄滅
29歲:南詔大搞分裂主義,悍然南獨,建大理國
30歲:武寧兵不聽調遣,殺逐官長,觀察使王式率兵圍之,屠千人
31歲:南詔獨立分子攻入安南
36歲:遠征軍討伐大理國,要求輪休,朝廷說:不要問你休息了沒有,要問你為什麼還沒有為國家犧牲?於是將士皆反,推判官龐勳為主,轉戰千里,禍亂天下
36歲:在懿宗皇帝的親切關懷和過問下,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金剛經》問世
37歲:殲滅了龐勳匪幫。時河南大旱,民訴於觀察使崔蕘。崔蕘指庭樹曰:樹上這不是有葉子嗎?說什麼旱?純粹是胡說八道……於是群眾大搞群體事件,崔蕘潛逃,路上遇到百姓,要求飲水,百姓以尿灌之
38歲:大理國侵略軍攻打成都,未克,成都保衛戰勝利閉幕
38歲:最寵愛的同昌公主出嫁剛剛兩年,死了。懿宗痛於心,殺御醫二十餘人,盡捕其家屬三百餘人。宰相劉瞻勸架,貶宰相劉瞻為司戶。
41歲:水銀為池,金玉為樹,驅師萬眾,京師皆動,大唐帝國喜迎佛骨舍利入京。懿宗皇帝發表講話說:佛骨是個好東西,可以保佑我多活幾年……言未訖,卒。於是史家評曰:佛骨才入於應門,龍遁已泣於蒼野。意思是說:佛骨來了,你死翹翹了……
從這份簡歷上,我們發現一件奇怪的事。從這時候開始,大唐帝國開始進入了一個理性階段,特點就是藩鎮在長期的消磨之中銷聲匿跡了。但與此同時,大唐帝國似乎並沒有意識到這種轉變,他們仍然停留在舊有的習慣思維之中,沒有能夠跟上形勢的發展變化,結果捅出了大婁子。
這種形勢的變化意味著什麼,何以大唐帝國沒有能夠跟上形勢的變化呢?
這跟懿宗李漼的個人性格,有著莫大的關係。
5.學者賊寇是兄弟
我們應該還記得,在前面提到敬宗皇帝時,曾經遭遇到過兩次群眾鬧事。最搞笑的是第二次,染工張韶率了手下兄弟強闖銀臺門,硬是衝到龍椅上吃了頓工作餐。這件事情之所以充滿了滑稽的色彩,是因為張韶的思維與現實構成了強烈的反差。這件事只說明瞭一個問題——當時的人們,對問鼎皇權考慮得少,行事衝動之餘,難免會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