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伍員(撲燈蛾牌):老丈喪江河、喪江河,不由人珠淚落!得展凌雲志,一定報恩德、報恩德!
伍員(西皮搖板):娘行身投河,兩眼淚如梭。你死皆因我,可憐女嬌娥。日後若得仇報過,建碑立旌報恩德。
——京劇《伍子胥》
一輪明月照窗前,愁人心中似箭穿,實指望到吳國借兵迴轉,誰知昭關有阻攔。幸遇那東皋公行方便,他將我隱藏在後花園,一連幾天我的眉不展,夜夜何曾得安眠。俺伍員好似喪家犬,滿腹的冤恨我向誰言。我好比哀哀長空雁,我好比龍游在淺灘我好比魚兒吞了鉤線,我好比波浪中失舵的舟船,思來想去我的肝腸斷,今夜晚怎能夠盼到明天。
——京劇《文昭關》
伍子胥的故事曲折複雜,頗有戲劇性,因此,古今以來都是戲劇鍾愛的題材,以上是京劇中的兩種。
過昭關這一段,《左傳》沒有記載,《史記》與《吳越春秋》則有記載,因此應該是信史。京劇中所提到的東皋公是扁鵲的弟子,幫助伍子胥過昭關,事實上他應該是藝術加工的人物,因為那時候連扁鵲都還不知道在哪裡,徒弟怎麼能出來活動?
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愁白頭,這成為一個典故,儘管其中有傳奇的成分。
【剩女投江】
離開江邊,伍子胥帶著公孫勝藉著月色一路疾行,看看走得遠了,這才離了大道,找了一個僻靜隱蔽的樹叢歇息。
第二天,天矇矇亮,伍子胥揹著公孫勝,繼續趕路。
看看又到了中午,伍子胥和公孫勝餓得肚子咕咕叫,卻又不敢走街串巷,正在發愁的時候,遠遠看見一條小河。
“先喝點水也好。”伍子胥對公孫勝說,揹著公孫勝向河邊走去。
來到河邊,伍子胥看見一個女子在河邊洗衣服,女子的身邊有一個籃子,筐裡有碗有壺,不僅有飯,而且有盎漿。
“哇噻!”真是意外之喜,伍子胥幾乎驚叫出來。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伍子胥的第一反應是搶過來,可是想想,搶一個女人,似乎很不仗義;再想想,如果搶飯,很可能招惹麻煩。所以,這個時候,小心為上。
“夫人,我二人遠行到此,餓到半死,可不可以發發愛心,給點飯吃?”伍子胥厚著臉皮,面帶微笑,前去討要。
以伍子胥的想法,自己身材魁梧,儀表堂堂,渾身散發著貴族男人的優雅氣質,不開口則已,只要開口,哪個女人能夠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