匂宮出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隊等等工作,他付出的努力和心血讓他成為了希臘解放聯盟的領導者之一。
而就是這些繁雜的工作,最終吞噬掉了詩人本來就孱弱的身體——他因為操勞過度而病倒,然後又因為淋雨而病重,直至死去。
1824年4月19日,拜倫病逝在希臘,但他臨死之前並沒有為自己而哀嘆,而是在為希臘並未解放而惋惜。他說:“不幸的人們!不幸的希臘!為了她,我付出了我的時間、我的財產、我的健康;現在,又加上了我的生命。此外我還能做什麼呢?”
這並不是詩人的浮誇,他確實是做了他所說的一切。
因此他也得到了整個希臘的敬重,在他死後,希臘獨立政府宣佈為拜倫舉行國葬,全國哀悼三天,在舉行殯儀時,獨立軍計程車兵們列隊肅立於街頭,對牧師跟著靈柩高唱讚歌,靈柩上放著寶劍和盔甲,還有一頂桂冠,以此來表達對拜倫的崇敬。
6月29日,他的靈柩被運回到了英國。
而拜倫的事業也隨之戛然而止,西方各個大國出於各自的利益盤算,暫時沒有同意幫助希臘獨立的事業,詩人轟動性的死亡雖然一時間成為了歐洲社交界當中的大新聞,但最終一切還是歸於沉寂。
但是,特蕾莎還記得這位偉大詩人的其人其事,所以一聽到艾格隆說到自己的計劃時,她立刻就想到了那位詩人。
她也立刻就被這個想法所鼓舞。
“殿下……太好了!您確實是在進行一項偉大的事業,基督教世界一定會為您歡呼的!至少奧地利人會為您歡呼,因為我們跟土耳其人世代為仇。”特蕾莎立刻就興奮地附和了艾格隆的想法,“您將會完成拜倫未竟的事業,讓他在天堂當中安息……不,我應該說,拜倫應該會滿懷欽佩地看著您創下這份偉大的功績!您對我來說比拜倫還要厲害也可敬得多……”
看到特蕾莎如此激烈的反饋,艾格隆忍不住心裡啞然失笑。
他之所以這麼打算,只是基於利益的權衡而已,哪裡想過什麼拜倫,內心裡都是最現實的計算,卻沒想到特蕾莎卻為此舉塗上瞭如此光輝的脂粉。
不過,這倒也是一個可以宣傳的噱頭。
一個集哲人詩人和軍人於一身的皇帝,必將受到世人的追捧和矚目吧?
但歸根結底,他知道自己只是個狂人罷了。
“你說得沒錯,我會在拜倫曾經戰鬥過的地方,贏得他沒有得到過的榮譽,願他安息。”於是,他隨口回答。
“只有你配得上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