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意孤行 化友為敵 (第4/5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定改革,還跑到中書省大吵大鬧。曾公亮無奈,只好低頭不語,王安石則用扇子遮住臉竊笑。
張戩大怒:笑什麼笑!參政覺得張戩好笑,張戩也覺得參政可笑。不但張戩,天下人誰不認為參政可笑至極!
陳昇之只好出來打圓場:察院不必這樣。
張戩卻不領情:相公你也跑不掉。
王安石當然不能讓他笑下去,很快奏請皇帝將張戩貶到湖北公安去做知縣。至於李常,王安石的辦法是要求他說出無本貸款州縣的名字。此人打死不說,結果丟官。<small>[48]</small>
靠著諸如此類的辦法,王安石橫掃千軍如卷席,只用幾個月時間就讓御史臺和諫院為之一空,朝廷也變得安靜。於是他對皇帝說:陛下現在知道為什麼天下紛紛了吧?
神宗說:是朕用人不當。<small>[49]</small>
王安石說:也不盡然,恐怕根本就不該讓人開口。陛下立法,宰相動搖於上,御史動搖於下,藩鎮動搖於外,又沒人替陛下保駕護航,怎麼能不議論紛紛,沸沸揚揚?
神宗以為是。<small>[50]</small>
王安石的好朋友範鎮卻被激怒了。<small>[51]</small>
範鎮的職務是翰林學士、知通進銀臺司,也就是通進司和銀臺司的長官。這兩個部門負責傳遞檔案,鄭俠的難民圖就是謊稱機密快件透過銀臺司送達御前的。皇帝的旨意能不能下達,民間的實情能不能上傳,通進銀臺司很關鍵。
更重要的是兩司有封駁權,也就是拒絕傳遞他們認為不合格或者不合理的檔案。範鎮就這樣做過。比如命令李常說出無本貸款州縣名字的詔書,就五次被他封還;撤銷司馬光樞密副使任命的詔書,也被他封還。神宗無奈,只好同意他辭去通進銀臺司職務,留任翰林學士。<small>[52]</small>
這樣一個人,當然不能容忍對輿論的鉗制。在不懈努力終歸失敗之後,他連上五道奏摺,直言不諱地指出“陛下有納諫之資,大臣進拒諫之計;陛下有愛民之性,大臣用殘民之術”。據說,王安石看了以後,氣得渾身發抖。
範鎮很快就被安排以戶部侍郎的身份退休,應有的待遇都被剝奪,只有聲望越來越高。蘇軾聽說,前往祝賀,範鎮痛心地說:天下受其苦,我卻享其名,我是什麼心肝!<small>[53]</small>
但,這已經不關王安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