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雪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全球氣候學模型對於2050年的氣候變化預測,將會在今年提前發生。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風暴海嘯肆虐。
當然,這不是答案,而是極端溫室效應下的九牛一毛。
二氧化碳對地球的調節作用,於人類而言,異常重要。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如說你在煤氣灶上放上一鍋水,然後火力調足夠小,那麼在一段時間後,這鍋水不會沸騰,而是會在達到一定溫度之後,一直保持溫熱狀態。
原因很簡單,在一段時間之後,火苗產生的熱量和蒸汽散發出去的熱量會恰好持平。
而在紅夜之前,地球就是處在這個溫熱狀態。
人類在這個溫熱的鍋爐裡幸福的生活著。
那如果想要讓這鍋水沸騰該怎麼做?
很簡單,要麼開大火,要麼把出氣孔堵上。
而二氧化碳濃度的提升,起到的是後者的作用。
500m或許不夠把地球的出氣孔徹底堵嚴實。
但絕望不會有絲毫削減,因為,
一,500m不是終點,二,500m帶來的間接影響或許比直接影響大得多。
生物多樣性之父愛德華·威爾遜曾經提到過一個很有趣的例子:
假設太平洋上有一個荷葉,這個荷葉每過一天數量就會翻倍,如果太平洋在第三十天被荷葉鋪滿。請問在第幾天荷葉會覆蓋太平洋一半海域?
答案是第二十九天。
二氧化碳濃度帶來的絕望,同樣如此。
500m的二氧化碳濃度所帶來的極端溫室效應,足夠促使第一波冰川融化。
其實冰川融化直接帶來的海平面上升並不明顯,真正可怕的是,冰川是白的,融化之後的海水是深色的。
夏天人們都喜歡穿白色衣服,而討厭穿黑色衣服,原因就是白色能夠儘可能的反射熱量,而黑色則會加強熱量的吸收。
於是,第一波白色冰川融化成深色海水之後,會進一步加強地球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力度。
第二波冰川很快就會融化。
如果說第三十天,地球的冰川會全部融化。
那什麼時候地球會失去一半的冰川?
答案是第二十九天。
是很絕望,但更絕望的是,和現實相比這個模型實在是太簡單、太理想了。
因為它還沒有考慮冰川融化之後,對於地球洋流造成的影響。
以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