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姜院長 (第6/9頁)
桃花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很超前的話題,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們改革開放不停止,國際化的步伐就只會加快。今天我們把這句話記在這裡,等五年十年以後,大家再回頭來想,看看周圍的環境,是不是印證這句話。”
程如山坐在下面,看著臺上的姜琳,神情專注而迷戀。
他們倆時常會聊一些憧憬未來的話題,程如山是心裡有想法很少說出來,畢竟不曾發生過,說出來別人不信沒意思,信了也不能立刻驗證。但是姜琳卻喜歡聽他講,經常問他覺得以後怎麼怎麼樣,她真誠,他就會毫無保留地把他的看法告訴她。
每一次,她都深表贊同。
這篇演講稿裡,數次直接引用他的觀點,她每次說“我們家程如山說”下面的學生們就會掀起一陣浪潮,氣氛越發熱烈。
程如山很開心,她認同他,並且不是敷衍,這讓他有一種不但身心與她水乳交融,靈魂也會共鳴的感覺。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
江靈站在門口,牙齒咬得發酸,她原本以為畫展和姜琳的演講放在一起,到時候大家肯定對演講不感興趣,更喜歡看她的畫展。哪裡知道,越來越多的人湧進去聽演講,連她自己都忍不住進來聽,有那麼一會兒,她聽得簡直入迷。
雖然孟依依也跟她描繪過未來的樣子,姜琳講得和孟依依的有出入,卻更加美好。
年輕人憧憬未來,年紀大的懷念過去,這是人之常情不可避免。
姜琳給大家憧憬的那個未來太過美好,讓人不由得沉浸其中,尤其她最後說“城市只是一個載體,生活其中的人才是靈魂。未來的城市到底是一個發展的工具,汲汲營營機械死板沒有活力,還是充滿人文關懷,積極向上,熱情澎湃,這都取決於人,取決於你、我,我們大家的努力。”
這讓人覺得他們就是這城市的關鍵一份子,他們的言行、努力都關乎這座城市的體面和形象。
演講完畢姜琳本來想再見,結果觀眾們紛紛提問題,要求交流互動。
原本計劃四點半結束,甚至提前,畢竟一個演講,頂多一小時夠了。哪裡知道六點半大家還是意猶未盡不肯散去。
最後學校不得不出面清場,表示以後有機會還請姜琳來做演講。
一連站了四個多小時,姜琳有些吃不消,口乾舌燥,嗓子都啞了。
校領導還想一起吃晚飯,大家可以就這個話題繼續聊一下,看看開展一個什麼專案。
程如山替她擋了,表示以後有的是時間,大家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