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酒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濯盯著棺匣,神情看不出喜怒。小鬼不知棺匣中的情形,青團似的臉上還露著幾分希翼,在等明濯誇它。半晌後,明濯終於開了口:“誰來過?”
小鬼發出嘀嘀咕咕的聲音,大約是說那些宗門弟子來過,但是他們為了抬屍體,每次都行色匆忙,只從供臺前經過,無暇檢視這裡的秘密。
明濯說:“這裡應該放著明晗的頭。”
數月前,明濯親手把明晗的頭封入棺匣中。他還記得,當時明晗雙目緊閉,臉上維持著生前最後一個表情。如今封咒完好,那頭卻不見了,難道真的是鬼神作怪?
“頭既然放進去了,就不會憑空消失,這世上的通神秘法成千成萬,也許有一種就是隔空竊物。”洛胥指間翻出枚銅板兒,“此事涉及陰陽尋物,所謂陰陽事問陰陽子兒,你拋一個問問看。”
這銅板兒看似尋常,與民間所用的別無一致,但其實大有來頭。它由鎮水銅獸的邊角料製作而成,兩面刻字,一面寫“天道迷途”,一面刻“海川問徑”,是天海御衛在天海中用來問路的通靈子兒,後來不知道怎地,逐漸變成了可以問詢陰陽的陰陽子兒。
所謂的問詢陰陽,就是指活人問它與死物有關的事情。
明濯接過銅板兒,朝上一拋,直截了當地問:“棺匣中的頭去哪兒了?”
銅板兒在燭光中微閃,在半空翻轉數下,最後“叮”地一聲,落入棺匣內。然而怪的是,它落入棺匣後並沒有停下,而是在繼續轉動。
明濯說:“這是什麼意思?”
“我們問它問題,它會轉動數下,然後用‘海川問徑’這一面朝向問題的答案,”洛胥語氣微頓,“它現在轉動不停,說明它不知道棺匣中的頭在哪兒。”
這銅板兒是天海御衛出海時的隨身物件,它在尋靈、覓蹤兩件事上比獵狗還要敏銳,稱得上百問百靈。洛胥這枚銅板兒是從他父親那裡得到的,還從沒有過不知道的情況。
銅板兒兀自轉動,明濯伸出一隻手:“拿出來再拋一次。”
洛胥道:“拋可以拋無數次,但問只能問一次。”
“這規矩好沒道理,它答不上來,或是答錯了也算數嗎?”明濯的手沒有收回來,他看向洛胥,“若是算數,那也行,剛剛是我問的,現在換你來問吧。”
“行,少爺。”洛胥垂指,從棺匣中把陰陽子兒拿出來,“那麼要我怎麼問呢?”
明濯略一思索,說:“問它明晗的頭在哪兒。”
洛胥屈指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