飾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是第一種或者第二種,我倒是會略略放下一些擔憂。
那樣的話,至少說明小小對於外界的接觸有應激反應或者思維響應,這在治療類似自閉症、孤獨症這類患兒的時候,極其重要。
但她沒有,完全沒有!
任你拿走任你還我,我不認識你是誰,也不在乎這些。
這便是小小的態度。
我沒想到,汪監女兒的病情已經嚴重到這種程度。
自己媽媽已經算是她最親近的人,但見到汪監,小小的神情卻沒有任何的,哪怕稍微一丁點兒的不同!
汪監顯然對於小小這種樣子習以為常,她自顧自拿著那張紙,指著上面畫著的那些圈圈點點還有橫七豎八的道道,微笑著和小小說著什麼。不時親親她女兒的小臉,還一邊用手指指著那些壓根沒有一點兒美感可言的圖畫,不斷誇獎。
我注意到,流蘇站在身後看著母女倆這一幕,眼淚又開始撲簌簌向下滑落。
哎,沒想到流蘇竟然是這麼一個感性、直白的女子,也不知道她面對陌生客人的時候,如何換上另一付長袖善舞面孔的?
儘管不知道她們這行是如何同客人打交道,但最起碼我明白,這樣喜怒形於色,肯定當不好大堂經理,分分鐘就能被有心機的客人算計。
顧不上琢磨流蘇,我一邊看著汪監不厭其煩,一刻不停和小小說著話,臉上洋溢著無盡母愛溫聲細語的樣子,同時開始將腦海中有關自閉症的記憶迅速調出,慢慢梳理。
自閉症的研究,近幾十年才從西醫理論中開始系統闡述,至於天朝古時,這方面的案例就少得可憐。
比如在我印象裡,外公很少和我提到自閉症的病例。因此,也別怪像我外公這樣的中醫郎中孤陋寡聞沒有見識,實在是沒有形成系統理論。
所有這些自閉症病人,中醫上統稱為‘呆病’患者,屬於只能調養,卻沒辦法根治的範疇。
事實上,中醫講究傳承,最重要的修行便是見多識廣積累經驗,走得是‘歸納’法,若沒有足夠的醫案佐引,其創新意識相對稍弱。
所以為哈總說‘名老中醫’,不老的話那水平似乎都差點事兒,原因就是越老見得越多,經驗越豐富。
西醫則不同,尤其現代西醫,著重病理研究,更相信推算嘗試,側重於‘演繹’之途,沒見那麼多新藥啥的都徵求志願者嗎,就是這個道理。
中醫對這種孤獨症的病例沒有大量醫案可以總結歸納,所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