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第1/8頁)
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回與俄簽訂的條約變成了《色冷格條約》,法喀鑽研羅剎語數年是有成果的,“四十張貂皮賣大清”①的笑話鬧劇未曾再度上演。
使團回京之後,康熙狠狠發落了兩個被他稱讚為“貞儉無雙”的傳教士,出去時候是帶著三品頂戴挺直腰板去的,回來時候是被兵士押管帶著鐐銬回來的。
他們大概是沒機會再看到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月亮了。
這兩位傳教士在清廷供職多年,算是深受康熙的信任,然而在大清與羅剎國談判的關鍵時刻,竟然被羅剎國四十張貂皮收買,輕易倒戈!
敏若暗地裡忖思著,康熙若是文化素養稍低一點,恐怕都要在心裡罵娘了——京師是真不缺貂皮啊,東北年年貢上,品質一般的在康熙那連上身的機會都沒有,結果他派出去並寄與信任的兩個傳教士,就輕而易舉地被四十張貂皮給收買了!
內務府每年因蟲蛀腐朽處理掉的殘次品都不止這個數!
康熙心裡恐怕連用貂皮捂死那兩個人的心都有了!
也不知這次的事能否給康熙敲一個警鐘。
滿清帝王從來防漢勝於防外,這一點似乎已經是無可救藥了的,敏若一貫有自知之明,她清楚什麼是自己無法改變的,只是偶爾會感到無力。
如今這倒是一點希望的曙光,歷史上,南懷仁排擠走了戴梓,如今康熙對洋人的信任不復,或許屆時她可以透過法喀保住戴梓。
哪怕戴梓日後在火器上再沒有任何大的進展發明,他立在那裡,也會吸引更多有能耐才幹的民人入朝,相反,他如果被一個外國人輕而易舉地打壓下去了,也會間接令許多民間人才不敢入朝。
不能解決清帝的偏見,想要保證熱武器的發展,就得想辦法培養滿人。
蒙古人也不行,康熙不會用,甚至可能一巴掌就給摁死了。
這些事她只要交代了,自然有法喀去做,無需她多操心什麼。
她看不慣清朝皇帝對漢族的打壓防備,也看不慣他們的對外態度,但能做的事情卻也有限。
哪怕她一盆藥弄死了這紫禁城裡康熙以及他的所有繼承人,再弄死可能繼承皇位的所有宗室(先不說把宗室也一起都弄死的難度有多高),宗室之外也還有世代經營的滿洲勳貴在京近水樓臺。
民間的反清勢力沒有成氣數的,當年南明的幾次政權轉移,說明他們的內部也已經壞得徹底,這些年僅存的苗苗也被清大力打擊,再不成氣候。
天不生第二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