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第3/6頁)
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在八阿哥那添油加醋上眼藥,再利用前後資訊差,讓八阿哥以為十四阿哥要搞他。
八阿哥自然不能認慫,出手就是大招,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第一選擇就是釜底抽薪先聲奪人——被康熙幾番打壓,他在朝中雖然還有勢力,有不少擁躉,但在宮中已經不剩多少眼線,十四阿哥命人參法喀這件事是暗中進行,到康熙那也被壓得緊,在宮裡的訊息,八阿哥暫時還打聽不到。
他不知道此事,出手自然毫無顧忌,摺子遞上就是抱著直接給十四和法喀都來一刀的想法,畢竟法喀在他那也是“不識好歹”頭一名。
至於他為什麼會想到這一招……還是問法喀吧。
然後就是各種亂參下場了,這個參十四阿哥麾下的,那個參八阿哥麾下的,參上頭了還有人參法喀與四阿哥結黨,舉出來的例子就是四阿哥與敦親王、永壽宮素來親密。
這個節骨眼奏上來,原本八分的可信現在也都變成可笑了,何況敏若這些年在宮裡確實不是白乾的。
安兒與四阿哥的關係不錯,她對四阿哥也確實不錯,但康熙很清楚這種不錯是建立在當年因為布林和的緣故她扶養過一段時間的四阿哥,後來照顧四阿哥也是因為布林和。
康熙清楚布林和臨終前心心念唸的是什麼,也清楚那些年烏雅殊蘭對四阿哥究竟怎樣、清楚烏雅殊蘭對布林和的心結。
因為這些“清楚”,康熙從未阻攔過敏若對四阿哥的照顧,而敏若對四阿哥的照顧從頭到尾也確實都是點到即止,說是看在故友的情分上是很說得過去的,沒有半分逾矩,或者像是拉攏的樣子。
而對於皇子們奪儲的問題,從頭到尾敏若表露出的態度只有一種“都是庸人”。
她曾在康熙極力要求她給他出個主意的時候,建議康熙將幾個兒子都弄回學堂重讀《莊子》《老子》等一票經典,學個順其自然、淡然從之出來,然後人人不爭自然兄弟和睦,從此一片太平。
從康熙當時看敏若的目光來看,他認為敏若有病。
這一場最終被拖下水的人可多了,朝中熱鬧得很,倒是沒怎麼影響到宮中——畢竟八阿哥生母早逝、養母早因親子的牽連而退居深宮不問外事;十四阿哥的親孃則是被動禁足,哪怕訊息傳入耳中之後她再為十四阿哥著急也無能為力。
剩下的都是利益情感雙不相關之人,又怎會冒著觸康熙眉頭的風險去摻和這事?各個安安靜靜消停得緊,畢竟康熙心情不美,低調一時、平安一世。
按理說,事情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