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黑手黨什麼樣 (第2/5頁)
昨夜大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況下,每天可以生產120臺電視機,全年大概4萬臺左右。”
“沃德教授設計了新生產模式,現在電視機的成本壓縮到每臺58元,咱們的批發價是85美元,在商場的售價是127美元。”
哈迪心算了一下。
年產量4萬臺,每臺利潤27美元,那年利潤就是108萬美元,當初他們投資200萬,需要兩年才能收回成本。
這還是在電視機銷售狀況良好,返修率低,沒有太大損失的情況下。
而且今後還要上新生產線,生產17寸19寸21寸電視,到時又是一筆不小的投資。
這還不算完。
今後還有彩電也要上馬。
現在有些國家已經研究出彩色電視機,只是還沒有達到量產標準,可也只是時間問題,哈迪知道用不了幾年彩電就會出現。
所以想要從電視機廠拿回錢,恐怕一時半會兒是拿不到了,做實體就是這樣。
賺錢就需要再投入,如此不停迴圈下去。
“電視機銷量怎麼樣?”哈迪問道。
邁克臉上的興奮稍稍褪去一些,“不算很好,現在每天的銷量十幾臺。”
“這些日子我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銷售上,我問過那些客戶,想買電視的人很多,可127美元的價格讓很多人猶豫,剛剛結束戰爭,人們手裡的錢還是太少。”
“現在咱們生產的多,銷售的少,給工廠資金造成不小壓力,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恐怕兩個月後就沒有購買電子原材料的資金了。”邁克有些為難地說道。
一臺電視機127美元。
理查德在餐館刷盤子,一個月才120美元。
亨利在牛棚鏟牛糞,一個月160美元。
馬修開大貨車賺得多,一個月300美元左右。
當年瑪麗蓮夢露加入電影公司,每週工資45美元,一個月也才180美元。
美國人普遍不攢錢。
拿出一個月的錢買一臺電視機,對他們來說絕對是奢侈品。
“你準備怎麼解決銷售問題?”哈迪問道。
“打廣告增加宣傳,讓人們對電視感興趣,還可以搞促銷活動,把價格降低一些吸引人們購買。”
邁克說的都是銷售商的常規做法。
“哈迪你有什麼想法嗎?”邁克問道。
哈迪想了想,“我暫時沒有更好的辦法,讓我再想想,或許明天就有好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