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航運業巨頭誕生 (第3/5頁)
昨夜大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對米國人的援助計劃,法國人又懷著一份戒心,米國人援助歐洲其實是有陰謀的,他們想成為世界老大的野心,很多人都看的出來,可沒辦法,現在第一要務是生存。
只有先生存下去才能談論權利,所以歐洲國家屈服了,紛紛接受援助,也正因為這些援助,歐洲國家答應了很多米國人提出的條件,最後歐洲經濟復甦,卻也淪為米國的附庸。
法國同樣拿出一份名單。
這份名單上有國有企業也有私人企業,和義大利的情況差不多,國有企業必須國家控股,私人企業不必如此,可以和企業主自己商談。
這裡面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企業,是戰後法國政府沒收的企業,直接對外出售。
法國拿出的可投資企業有石油、銀行、鋼鐵、汽車、機床製造、菸草、保險、液化氣、建築、航空、航運等。
富國銀行準備在法國收購一家銀行,繼續歐洲銀行擴充套件計劃,哈迪則讓安迪聯絡名錄上的航運公司,看看能否入股法國航運事業。
哈迪已經想好了。
未來航運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業,他現在手裡有資源,在美國、香港、義大利都有了航運公司,如果再其他國家多收購幾家航運公司,未來可以組建一個覆蓋全球的超級航運集團。
當然,他還不忘收購奢侈品產業。
這些主要是投資小,
為未來鋪路。
哈迪找來法國商務部官員,提出義大利同樣的要求,哈迪集團希望可以投資法國的奢侈品行業,法國官員他們只能提供名單上的企業名錄,如果想投資其他的請自己想辦法。
這服務態度,差了義大利不是一點半點啊。
哈迪找來環球時報法國分部的負責人,讓他負責在法國報紙上打廣告,就說米國投資考察團,哈迪集團有意投資奢侈品行業,如果有興趣的可以找環球時報法國分部報名。
法國的時尚產品很多,比如路易威登、愛馬仕、卡地亞、蘭蔻、歐萊雅、鱷魚、迪奧、香奈兒、梵克雅寶、寶詩龍等等。
二戰法國被佔領期間,時尚界迎來寒冬,無數品牌不是被勒令關停,就是資產全被強制遷移到維也納,少數極具價值的奢侈品牌得以保留,但管理層全換成德國人,收益全歸德國人所有,連各學院的服裝設計專業都有德國人加插的導師進行價值觀糾正。
當然,也有一些品牌選擇了投效。
這些品牌後來有些受到了法國政府處理,有些卻逃脫過去,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