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死暗算 (第2/24頁)
霧滿攔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求陳餘與自己共同赴死,而陳餘拒絕。這個拒絕成為了雙方友誼斷絕的轉折點。之所以中國人能夠共患難而不能共富貴,正是因為患難之時,大家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分出主從。而一旦富貴了,總會有一人努力要騎到對方的脖子上去,不管你是讓他騎還是不讓他騎,朋友關係到此已經不復存在。
所以,能夠成為長久朋友的人,必須是具有平等意識的人。只有具有平等意識,才會尊重你的獨立選擇。
楚漢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但因為同樣的時代已經在我們的歷史中迴圈了兩千多年,這漫長的時代,導致了我們文化中殘存有許多不平等的奴性因子,並造就了許多缺乏平等觀念與平等意識的人。所以即使是到了文明時代,也仍有很多人不懂得如何交朋友,又或是,仍然以張耳、陳餘時代的觀念來交朋友。所有這些人,其朋友關係終將會因為求索過度或缺乏足夠的人格尊重,而最終走向破裂。
所以,從張耳陳餘的悲劇中,我們得出朋友交往的規律:
第一,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為朋友,只有那些有平等觀念、具平等意識的人,才能夠成為朋友。因為他們不會無限地苛索,而是尊重你的獨立與尊嚴。
第二,與朋友交往的規則,要注意底線之所在。每個人對周邊的人群,都有一個定位。如果你不清楚這種定位,或是不關心,就必然會觸犯對方底線。這也是古人所說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意即朋友之間一定要注意為對方預留私人空間,如果失去對這一點的把握,也就必然會失去朋友。
第三,不做不知分寸的人——不知分寸,就是不知道別人的底線在哪裡,貿然逾越,必然會引起怨憎。同時也要注意那些不知分寸的人,不知分寸者多半心智不成熟,給他足夠的時間,等他心靈成長起來,能夠接受人際交往的基本法則,再與之成為朋友也不遲。
實際上,在我們所關注的楚漢爭霸的時代,只有張良具有在這種不平等文化下與人平等相處的智慧。
張良,是唯一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理與規程的時代智者。他知道在這個時代不能獨存,所以選擇依附劉邦,卻始終保持著客卿的身份,這個身份讓張良避免了遭受劉邦的惡意羞辱。
而張耳,在殺掉老朋友陳餘之後,人格破裂,心理也趨於崩潰。他的兒子張敖顯然是陷入了心智恍惚的狀態,才會幹出娶了劉邦的女兒,卻把自己的寵姬送給劉邦,又把自己和劉邦女兒生的女兒嫁給劉邦兒子的亂倫事——所謂心理崩潰,實際上是大腦思維的崩潰,已經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