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靜竹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領在身,便不想做板上肉、不想為人棋子、為人牛馬、想要活下去且活的體面些,就得各憑本事為自己和親眾趟條路出來。”
“即使這條路,鋪著無辜人的軀體和白骨?”李泌並不喜歡邱掌櫃此時這個說辭。這算什麼?要掌刑者同情犯人?那才是滑稽。凡是情有所原,就可恣意為禍了?那還要罪與法幹什麼嗎?
“沒有,我絲毫沒有讓你體諒和同情的意思,因為,完全沒這個必要。”邱掌櫃洞悉人心,“我只是有感而發,亦或是不想日後有人蹈我覆轍,如果那樣,倘有更多的良民、忠臣良將淪為盜寇,才是國之悲辛。李大人,你說,我大唐,會有那一日嗎?”
這個問題問的露骨,李泌並不想回答,同一件事,同一番見解,能與皇甫惟明講,卻不能與面前這個人講。於是,他換了一種說法:“我看邱掌櫃書閣上有《道德經》,不知對老子這句‘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作何見解?”
邱掌櫃微微一頓,頗有些悵然地接語:“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果然,與聰明人對話,就是省力。
李泌引道德經裡的話指出萬物生長迴圈往復的道理,種子會發芽,小芽會長成大樹,而樹木結果,果子變成種子,如此復往,雖萬物茂盛,也終將回歸本根。這個根就是本性,是萬物運動變化的規律,是“明”,不瞭解這個規律,輕舉妄為就會有兇險。
而這種不妄為不是不動,而是在認清“明”的規律後肩負起責任,寬容、公正,積極,從而周全。
“所以,你打算怎麼做?”邱掌櫃很是有些意外,因為今晚,在李泌上船前,他已佈置好人手,準備了送人上路的乳頭香,就連棋子和茶水裡也放了毒物,按李守業的交待,可以隨時讓李泌在世間消失。可是,李泌顯然並非李守業所說那般要拿自己和手下兄弟去領功。那他抽絲剝繭理清案情,又在明州城中搞出這番聲勢後,在朝廷那裡,又欲如何結案?
“你們這一代的洗夫人,已年過七旬,身患重疾,靠從大食舶來的‘底也迦’吊著最後一口氣。”李泌眼波凌力:“只是這東西,終究是禁物,對身體,更是久用無益。”
底也迦又叫阿芙蓉,味辛、苦平,無毒,主百病中惡,客忤邪氣,心腹積聚,是抗毒良藥,能治療眩暈、頭痛、中風、咳嗽、甚至是失明,但也是一種極易上癮的毒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