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徐桐,當初不知怎麼靠他父親尚書徐澤醇的力量,點上了翰林,近年又依附倭仁講理學,不過妝點道貌,平日不去手的,是些《太上感應篇》、《袁了凡功過格》這類東西,這自然教翁狀元看不上眼,不過李鴻藻是一番好意,他自不便有所批評。
“你請回府吧!”李鴻藻說,“早早進宮,遞了謝恩摺子,說不定頭一起就召見。”
“是!”翁同和又請教:“蘭公,你看摺子上如何措詞?”
“不妨這麼說:朝廷眷念舊臣,推及後裔。”
於是翁同和一回家就照李鴻藻的指點預備謝恩折,一面擬稿,一面叫他兒子謄清。翁同和是天閹,他這個兒子原是他的侄子。
也不過睡得一惚,子夜初過,便為家人喚醒。整肅衣冠坐車到東華門,門剛剛開,一直到內奏事處遞了摺子,然後在九卿朝房,坐候天明。
十一月十二的天氣,曉寒甚重,翁同和凍得發抖,也興奮得發抖。心裡一遍一遍在盤算,兩宮太后召見會問些什麼話?該如何回答?這樣不知不覺到了天亮,頭一起召見的依舊是軍機大臣,然後是萬青藜、全慶等等新蒙恩命的尚書,輪到翁同和已經九點多鐘了。
這天恰好歸醇王帶領,引入養心殿東暖閣,小皇帝也在座,等醇王把寫了翁同和職銜姓名的“綠頭籤”捧呈御案,他便跪下行禮。
兩宮太后等他磕完頭,抬起臉時,細細端詳了一番,才由慈禧太后發問:“你是翁心存的兒子嗎?”
“是。”
“翁同書是你什麼人?”
“是臣長兄。”翁同和答道,“現在甘肅花馬池,都興阿軍營效力。”
“那個翁曾源呢?可是翁同書的兒子?”
“是。”
“叔侄狀元不容易。”慈安太后問,“你放過外缺沒有?”
“臣前於咸豐八年奉旨派任陝西鄉試副考官,此外未曾蒙放外缺。”
“噢,噢!”慈安太后似乎想再說一兩句什麼,卻又象找不出話,只這樣點著頭,轉臉去看慈禧太后,是示意她接下去問。
“你在家讀些什麼書?”
這話很難回答,因為有些書名說出來,兩宮太后未必知道,想一想,提了些《朱子大全》、《綱鑑易知錄》之類,宮中常備的書。
“現在派你在弘德殿行走,你要盡心教導。”慈禧太后說,“李鴻藻在軍機上很忙,皇帝的功課,照料不過來,全靠你多費心!”
這番溫諭,使得翁同和異常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