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兒抬起頭露出天真地笑。
“哦,那你知道拱橋怎麼走嗎?”邵青燕。
“知道,你是要去拱橋?”男孩兒。
“嗯,麻煩你帶我過去好嗎?”邵青燕。
“不麻煩的。”男孩兒臉上的笑意更深:“我正好也要過去。”
邵青燕點點頭,轉身的時視線落在淬了陽光的水盆和幾乎不成型的肥皂上。
想到這一路上所見所聞,他掏了掏口袋:“對了,謝謝你幫了我,拿去買糖吧。”
一百元很新,新得讓它的粉色映紅了男孩兒的臉,他低下頭不知在想什麼,半天才抬頭看向邵青燕。
“這錢我不能要,大哥哥你是為了幫我才被他潑了一身牛糞,我該謝謝你的。”
“拿著吧。”邵青燕將錢塞進男孩兒手裡,怕他拒絕轉身先一步走出院子:“拱橋往哪個方向走?”
楓橋村和隔壁的石橋村由一座拱橋相連,楓橋村這邊有一棵百年楓樹,石橋村那邊有一塊百年石碑。
邵青燕被男孩兒領過去的時候,各村幹部正使出渾身解數圍著邵青燕的爺爺想給自己村多拉點資助。
楓橋村的村支書指著圍在不遠處的一群孩子:“有幾個今年剛小學畢業,放完暑假就去縣裡的初中讀書。成績都是學校裡的前幾名,吃苦耐勞。”
“是,都是好孩子,如果能走出大山肯定會為社會做貢獻。”石橋村的村支書。
邵偉華:“這次我來也是想挑選一兩個優秀的孩子,資助他們直到大學畢業。”
兩位村支書對視一眼,都從對方臉上看出激動。
“大壯,都過來。”楓橋村的支書連忙朝樹下招手,一群孩子推推搡搡朝這邊跑來。
“快點跟邵老闆問好。”村支書。
邵偉華今年七十多歲,從祖輩起家裡就是做糕餅的。
一個世紀過去,傳承下來的作坊已經發展成省內知名的食品公司。
哪怕在這偏僻的村子,逢年過節村幹部家裡也能收到‘榮祥齋’的點心。
“大老闆好。”此起彼伏的童音響起,有幾個還深深鞠了一躬。
走過來站在邵偉華身後的邵青燕差點沒憋住,拳頭抵在唇邊輕咳了一聲。
“別叫大老闆,叫邵爺爺吧。”邵偉華也被逗樂了。
“邵老。”村支書指著孩群中其中個子最高的男孩:“我們村最聰明的孩子,期末考試考了第一。”
石橋村的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