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別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我是無知小兒不成?來,你說說,理工怎麼完善你的學術?怎麼增強文科的地位?這兩者根本毫無關係,我到要看看你是如何強詞奪理!”
聽到這話。
一直雲淡風輕的葉青終於笑了。
媽的。
等了半天,總算說到這裡了,得虧有這個閔姓老頭在,要不然光是其他人亂呵斥,真的步入正題,還不知道得多久。
一念至此。
他略帶感激地看向閔姓老頭,然後開口說道:“我無須強詞奪理,閔學政,我只是遵照先賢所言罷了,《禮記·大學》有言,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致知的過程便是‘理’。”
“致知的工具則是‘工’。”
“正所謂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我欲增設理、工二科,便是為了格物致知,以完善我的學派。”
“如此,您還覺得我是在胡亂跳臉,侮辱你們嗎?”
不得不說。
有後世知識在腦子裡,再加上實現準備,葉青的應對頗為從容,以至於剛開始說話時,還有人亂糟糟地惡視,但等說到格物致知時,不少人就開始變了表情,出現沉思狀態。
不得不沉思啊!
且不說這本就是後世儒學所延伸出來的成熟概念,光是出處、用處,就足以引發眾人深思。
便是周弼,也不由喃喃道:“好一句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此句便暗韻道理……”
他這一感慨。
旁邊的閔姓老頭也下意識點頭,但頭剛落下,卻又反應過來,眉頭再次挑起:“不對,不能中了他的計!這還是狡辯!所謂‘一草一木,皆涵至理’,看著對,實則只是空話、虛話。”
“你這就過了,閔兄。”周弼扭頭看他。
但閔姓老頭卻不堪周弼,而是再次直視葉青:“過什麼了?若不是虛話,那有本事你讓葉長生舉例子啊!不過,可別舉那些春夏秋冬四季變化暗含天理的虛例,那樣只是以虛證虛,呵呵……葉長生,你可有例子?”
不得不說。
能做到一州學政的,基本上都是各地的名士、大儒。
至少閔姓老頭是對得起這種稱號的。
他的話看似是與葉青鬥氣,但卻又邏輯清晰沒有漏洞,哪怕周弼覺得他繼續這麼犟頗為不妥,可他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