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餘波 99小小火柴 (第2/4頁)
蒲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下,投資一家火柴廠不需多大資金小規模的廠子幾萬元就可以了。二三十萬就可以投資一家規模中等的火柴廠了。如果你有興致的話,可以找他去談談。我們可以從美華那裡賒來機器,然後入股火柴廠,可能一分錢也不用出。你覺得這樣好不好?”
宋子文用商量的口吻問道。
“好!給我說說那人的情況。”宋子良問道。他來了興致,決定聽從哥哥的意見。
“那人叫劉鴻生,是我們的校友,也是上海聖保羅大學畢業的。開始在北方做煤炭推銷員,後來被派到開平礦務局的上海辦事處做買
世界大戰來了他就做起煤炭轉手生意,把開灤的煤炭運到上海賣。秦皇島煤礦交貨每噸6兩銀子,運費34兩到上海成本9no兩,銷價為14兩左右,他每噸轉手就賺45兩。幾年時間,就賺了多萬兩銀子,所以人家叫他煤炭大王。呵呵。”
宋子文笑道,說到煤炭大王四字的時候臉色淡淡的,輕描淡寫。心道:國人就喜歡亂起名號,才百萬元就稱得上煤炭大王了,那自己每年代理千萬元機器裝置,那叫什麼?機器大王?。
“搞煤炭運輸也能賺百萬元?真是了不起!”宋子良讚道眼裡有些羨慕,心想如果能跟煤炭大王合作也不錯啊。
“這沒什麼不可能。以前你還小,要專心讀書,家裡的事情很少跟你說。前幾年打世界大戰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真的好得不得了,幾乎做什麼都賺錢。
不少人就是靠麵粉、紡織、煤炭等生意一下子發家的。而我們宋家就是給他們提供機器裝置也從中賺了不少。
唉,如果我們國家有個穩定安全的商業環境的話,我想民族資本工商業很快就發展起來了。”宋子文嘆道。
“哦!”宋子良點點頭,若有所悟。又好奇地問道,“那我們家賺了多少錢?”
宋子文微微一愣,對這個問題有些意外,不過宋家也有下面兩個弟弟的一份,也是時候讓子良知道家裡的情況了。
“大概是劉鴻生的四五倍!或者更多。”宋子文答道。
“這麼多?”宋子良驚訝道。他前幾年曾經聽父親宋嘉樹無意中提起,當時宋家財產加起來才堪堪百萬而已,沒想到現在已經翻了五六倍了。
“多?”宋子文搖搖頭,道,“每年我們代理的機器裝置總額數千萬,上海的不少機器都是從我們這裡進口的,看起來似乎不少,但跟那些真正的外國大洋行比起來差遠了。”
“那也不錯了!哥你了不起!”宋子良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