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合作 (第2/6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養蠶嗎?”
蕭彧說:“不太懂,你問過那個蠶農了嗎?”
“問了,他教了我怎麼養。得用竹匾將蠶裝起來。”裴凜之說。
“這我知道,回頭讓吳興義編一些。”蕭彧說。
裴凜之遲疑了片刻,才說:“郎君,我沒去找薛釗說曬鹽的事。才剛告訴他我們在造紙,現在又說要曬鹽,我怕他起疑心,緩緩再說。”
“不急,這海一時半會兒出不了,以後再說。”瓷器、絲綢、茶葉都還沒落實,曬鹽的事可以先放放,更何況閔翀還沒鬆口呢。
吳興義父子聽說需要竹匾,便抽了兩天空,抓緊時間制了一批竹匾,大的小的都有。
蕭彧見大家都忙,便想利用閒暇時間釘幾個放竹匾的架子,被吉山吉海見了,搶過去做了。得,現在大家都不讓他幹體力活了。
裴凜之也覺得他不該親自動手,只負責提意見拿主意便好,一家之主就該又一家之主的樣子。
可蕭彧就是閒不住,只好還去收集他的松煙灰,每天觀察一下蠶種,看蠶寶寶有沒有孵出來。
蠶種被帶回來的第三天,裴凜之終於在紙上看到了幾條黑色的小蟲子,蠶終於出殼了。他萬分溫柔地將細小的蠶寶寶弄出來,放在剪碎的嫩桑葉上,看著它們將嫩綠的桑葉啃得一點點凹下去,就有了小時候養蠶的體驗了,特有滿足感。
他還特喜歡清點桑葉中的蠶寶寶,看有沒有少了。等到第二日第三日,無數的蠶寶寶破殼而出,多得他就數不過來了,採桑葉養蠶的事也交給了吳家母女和魚兒。女性在這些事情上總是更有耐心更溫柔,蕭彧自愧弗如。
天氣好得不行,一天比一天暖和,孟洪已經準備下海採珠貝了。其實他去年冬天就想下海的,想趁早多撈點母貝,但被蕭彧勸阻了,不急在這一時,冬日水溫低,不僅對人身體不好,母貝植入後的成活率也會受影響。現在水暖了,他就迫不及待要下海了。
蕭彧知道光憑孟洪一己之力撈母貝是遠遠不夠的,便從村中僱了一些人去採珠貝,按個給錢,他們還可以留下自己認為能開出珍珠的貝殼。
這操作其實很令人費解,蕭彧是想要珍珠嗎?看著又不像,但要珠貝做什麼呢,難道是要吃珠貝的肉?可他們吃過,珠貝肉並不比別的貝殼肉更好吃,難不成珠貝的肉有別的功效?
雖然疑惑,但也還是有人願意去,兩個貝殼能抵一文,自己也許還能開到珍珠。雖然賣給蕭彧的貝殼裡可能含有珍珠,但他們每次採回來的貝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