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新政 (第4/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能節省更多的人力和時間成本,開墾出更多的田地,怎麼看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所以官府分發的鐵農具是極其受歡迎的。
蕭彧派人下去檢查各地的水利修建情況,他自己也抽空去崖州臨近的村落看過了,如他想的那樣,大部分地方水利建設都沒有修到白沙村那麼完善。
其實這並不意外,當初薛釗只是下達興修水利的政令,每村只派發了兩到三把鐵農具,這點工具修水渠的效率可想而知。
正好現在鐵農具分發了下去,蕭彧再次頒發了興修水利的政令,這回修建起來的效率應該會高多了。
這一政策得到了積極的響應,其實百姓也是願意修水利的,畢竟這對自己是完全有益的事。
蕭彧又找來當初給自己修筒車的師傅,木匠師傅這一年多時間,已經修了十來座筒車,經驗已經相當豐富了。
蕭彧給他安排了一個任務,儘可能多帶徒弟,向各村推廣筒車,因為筒車既能灌溉,又能舂米,可以解放出更多的勞動力。
修筒車最大的問題自然是缺錢,蕭彧便提出了用糧食抵錢的法子,村民各家均攤一些糧米,交給官府,再由官府出錢請師傅修建筒車。
一時間,崖州州城一帶的百姓明顯感覺到今年的好事特別多,減免了田賦,修建學塾,又分發了鐵農具,又開始重修水利了。
據說官府還要著人來修筒車,那東西可以灌溉,還能舂米,日夜都不停歇。
官府總算做了些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