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阿郎只是為了說治河這一件事情嗎?”
“當然不是。”
蘇詠霖這樣一說,不少人心中一凜,又開始緊張了。
可是蘇詠霖所說的依然不是他們想聽到的。
“治河,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一個能辦事的事權部門去全權負責辦理這件事情,統籌一切,需要從上到下動員軍隊、百姓數百萬人次,前後至少三年,才能初見成效,這還是我最理想的估計。”
蘇詠霖嘆了口氣道:“趙構的那些祖宗們打不贏契丹人,奪不回燕雲,就只能折騰自己人,三易回河,把河北毀的一塌糊塗,到了靖康年,東京留守杜充為了逃跑,掘開黃河大壩,水淹中原,直接導致黃河改道,奪淮入海至今。
他們兩手一撒什麼都不管了,留下這爛攤子折騰中原百姓,現在也根本不想著回來解決問題,只想著留在江南過安生日子,中原百姓的身家性命在他們眼裡什麼都不是……他們不管,我管。”
蘇詠霖一拍桌子,嚴肅道:“若要管治河,我說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需要糧餉司指導司等數個部門協力參與,需要地方官府的配合,事情繁雜,沒人統籌做主是行不通的。
我想著,治河是個長期的事情,不是短短數月就能辦到的,與其到時候東拼西湊,臨時調動一大幫人來負責,不如現在就設定一個專門負責治河的部門,先把架子搭起來。
所以,我決定建立一個新的負責治河的職司,從各部門調派治河需要的得力人手進入其中,其本人依然是在原部門掛職,不過辦事就在新的職司中辦理,直到治河成功。”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皆不理解蘇詠霖這樣做有什麼深意,便繼續聽了下去。
“這個新的職司,不同於一般官署,也不是正式官署,但是做的事情差不多,我準備將其命名為復興會,由我親自兼管。”
“復興會?阿郎親自兼管?”
底下眾人議論紛紛。
“嗯,復興會。”
蘇詠霖點了點頭:“既然不是正式官署,取名掛牌也就隨意一些,至於這個復興會之名,則是我認為我們可以透過治河使得百廢待興的中原重新振奮,興旺發達,故名復興會。
諸位但凡是對治河有想法有意見的,都可以向我提出來,交給復興會研討,之後我也會安排相關人員把復興會的架子搭起來,然後在咱們整個光復軍之中選擇合適的人才納入復興會之中。
不管怎麼說,復興會也要先把治河方略給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