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梁祝(八) (第1/3頁)
風幽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桓伊雖一向喜愛樂聲, 卻也還記得書院六藝。
與他對比, 倒顯得姜晨對習武之事興致缺缺了。
他最常去的便是靠近後山的尼山書齋。
至於看些什麼……謝琰去那裡找過一次,所見都是些針灸法診,黃帝內經,鬼門十三針, 千金要方,靈樞素問之類醫書……總之內容相較大學中庸之類可是晦澀多了……看他一本正經盤坐下來做批註之時, 謝琰都驚了, 問他,“文才,這……容琰冒昧問一句,文才家中,是有哪位親人……”
“……身體不好嗎?”
姜晨抬頭看他,難得顯出些許詫異,搖頭,“不曾。”
“那你……”
他的心思明晃晃擺在臉上,姜晨翻過一頁醫書,回了一句,“不過是有備無患。”切實一些來說, 他的醫術雖不到活死人肉白骨之境, 但可稱得一句不錯了。即便要他自行撰寫一二診要醫經,也無不可。大多醫藥姜晨都有過接觸。但凡事不過萬一,即便是同叫做千金要方之物,其中記載, 也往往不同。能多看便多看一些……誰確定有朝一日,這些在他世看似毫無用處的藥方,不會派的上用場呢。
他活的的確很久。可每一世,他也只有一條命而已。
不過是被各個世界都在排斥而不得不寄宿他人屍身的異類。單就自身世世積攢的那些冗雜靈魄,也顯然無法在另外的世界以靈體的形態清醒的久存停駐。
謝琰對此無言。有備無患?瞧瞧這說的理所當然的。文才這究竟有多麼擔心自己……不,擔心他人患上重病不治?
不過學習自是好事,學海無涯,謝琰自然不會置喙。只是他這個年紀,能定心去看那些晦澀醫術,還是令人感嘆的。他八歲之時……對了,即就是未若柳絮因風起佳句聞名之時。那時候大伯父身體還健康,三叔父也平安,父親還在會稽山下與王氏那些叔叔遊樂,兼同教養謝家上上下下的孩子。
白雪紛紛。
父親詩興一起,問他們,“白雪紛紛何所似?”
堂兄謝朗答:“撒鹽空中差可似。”
堂姐謝道韞答案是,“未若柳絮因風起。”
又問,“《毛詩》中何句最佳?”
謝道韞答道:“詩經三百篇,莫若《大雅·嵩高篇》雲,吉甫作頌,穆如清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
父親因此感嘆,道韞不為男兒,世上少一英雄。
父親對堂姐,可謂珍視有加了。不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