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知青(1) (第1/8頁)
決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975年, 上木村。
上木村是江南水鄉的一個小村。
它位於某條入海大河的西邊, 村裡還有不少小河,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人, 都已種田養蠶為生。
如今是農曆九月, 天氣不冷不熱, 而上木村的村民們, 正忙著挖番薯。
上木村這邊種水稻,有些地一年種兩季,有些地一年種一季, 每年產量還是不錯的, 但其中大部分稻子都要交公,大家都沒辦法頓頓吃白米飯的,這番薯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他們都要靠番薯填肚子!
挖番薯是個體力活兒,一大早, 村裡的青壯年就拿著鐵耙翻地。
顧明修在眾多幹活的人裡,算是瘦小的, 但他力氣卻不小, 一耙下去,便有一大塊泥被翻了出來,連帶著很多番薯。
村裡的女人用手將挖出的番薯扒開, 從中找出番薯扔進旁邊的竹簍。
偶爾看到有些大個的番薯被顧明修一鐵耙給傷著了, 還會可惜一下:“這麼大的番薯,可惜了。”
一邊說著,她們就一邊把被傷了的番薯扔到另一個竹簍裡去——這樣的番薯, 是要快點吃掉才行的。
顧明修不停地翻地,女人們跟在他和其他人後面撿番薯,而在他們後面,還有一些流著鼻涕的小孩子,拿著個籃子撿前面的女人落下的,不過手指大小的番薯,或者番薯根。
這些雖然裡面都是“筋”,也就是粗粗的植物纖維,但好歹也是能填飽他們的肚子的。
有些女人讓自家孩子留在自己身後,刻意將一些個頭稍大一點,能有雞蛋大小的番薯落下,那些孩子的收穫就會豐盛很多。
都是鄉里鄉親的,一般也沒人說什麼。
只是,大家正幹著,突然有人道:“言知青呢?又沒來?”
他們村位於江南,緊挨著一個鎮子,又地少人多,來的知青不多,不少還是村裡人的親戚——這附近鎮上縣城的人要下鄉,都挑周邊村子。
但這言知青不同,他是兩年前從京城來的。
剛來的時候,村裡人稀奇地很,都特地去看他,但現在……村裡人已經對他避之唯恐不及了。
這言知青長得高高大大的,身板看著很壯實,但太懶了!
他都來這裡兩年了,地裡的活兒還幹不利落,整天就知道躲在廟裡偷懶。
“那言知青,真的太懶了。”
“之前張祖根的女兒還看上了他,最近也打消念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