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歲月不居, 時節如流, 又到一年仲夏時節,和風駘蕩, 草木生髮。這日,雅州一處名為大邑的古渡之畔, 一條渡船載了十幾個要過江的渡客, 船伕以竿點岸, 慢慢將船推離岸邊, 正要往江心而去, 岸邊隨風傳來了一道呼喚之聲:“船家,等等!”
船伕回頭,見道上來了四五個人, 很快到了近前,一行人尋常打扮, 衣沾風塵, 其中一個略清瘦的年輕男子,眉宇沉靜, 目光明亮,剩餘幾人都隨擁著他,瞧著應是領頭之人。
“船家, 回來!去對岸!”
他身邊一個男子朝著船伕大聲喊道,聲震耳鼓。
這古渡雖緊鄰路旁, 唯一的這條渡船, 也是從西岸到東岸的必經之道, 但因為地處偏僻,渡客不多,且江面遠闊,達數十丈之寬,江中水流又很湍急,來回一趟至少半個時辰,船伕有時一天也走不了幾趟,此刻見又有人來了,面露喜色,高聲應了一句,忙將船撐了回來,伴著濃重的本地口音,朝那幾人躬身道:“客官,我的船小,這趟最多隻能再上兩人了,擠不下你們全部。江心水急,人多不利。”
其餘人便都看向那年輕男子。他微微眯眼,眺了一眼莽莽對岸,點了點頭。
船伕說定價錢,忙吆喝先前上船的那些渡客都坐一起,給新上來的客人讓些位置。
那男子對身邊人道:“我和楊雲先過吧,你們等下趟。”向船伕道了聲“勞煩”,上了船尾。
這男子便是裴右安。七八天前,他離了烏斯藏,取雲川近道,踏上了去往京城的道路。但這一段路程,因地勢險阻,多山多水,驛道不通,故行程不快,今日才來到了這去往東岸的古渡。
船伕忙躬身,連稱不敢,等人上去了,再次點篙,將船推離岸邊,隨後便隨水勢,慢慢地撐著渡船,朝對岸而去。
船漸漸靠近江心,風大,水流亦變的湍急,渡客裡有膽小的,便緊張了起來。那船伕卻是常年來回,面不改色,赤腳穩穩立在船尾,一邊撐船,一邊給客人說著當地掌故,他頗是健談,口才也好,船上渡客被他口中掌故吸引,漸漸倒沒開始那麼害怕了。
楊雲一向警惕,此刻人在江中,便護在裴右安身邊,靠在船舷上,打量了下同船之人,見船尾有個當地人打扮的少婦,二十出頭,膚色白皙,大約膽小,緊緊抱著懷裡包袱,閉目一動不動,其餘人亦都是普通路人,看不出有什麼可疑之處,想到到了對岸,驛道便會漸漸恢復通暢,明日起可以馬代步,到時便能加快行程,慢慢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