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朱濟世的廣州 第三更 (第1/3頁)
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天朝之夢 !
求月票,求訂閱,求推薦,大羅羅拜求
公元1847年8月25日,廣州。
廣州城內,現在正處於戒嚴之中,原來繁華熱鬧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大部分的店鋪雖然都開門營業,不過卻生意清淡。這座天南第一重鎮雖然兵不血刃落入了朱明之手,但並不等於反抗朱明復辟的擁清勢力便不存在了。
正如左宗棠所言,“滿清視漢人士子為惡僕,處處嚴防,猶如待賊!而漢人士子,讀聖賢之書,講倫理綱常,仍以君父待滿清,不知醒悟。”因而廣州城內計程車人,無論在朝在野,大多對朱濟世的大明敬而遠之。跟隨葉名琛這個貳臣投明的滿清官員更是寥寥無幾,倒是有幾個想不開在府衙裡面上吊投水要當忠臣的呆子。不過更多的還是玩人間蒸發,不知去向了。
根據劉鵬、葉名琛、陸思元、何正隆等大明官員的報告,眼下廣州城內各滿清官衙幾乎都是空空如也,包括廣東布政使、廣東按察使、廣東學政、廣東道御史、廣州知府、南海知縣、番禹知縣等官員,大多下落不明。同他們一起“失蹤”的還有數量眾多的候補官和廣州當地計程車紳。由於廣州是兩廣總督和廣東巡撫的駐地,所以存在大量的“候補文官”,其實就是捐班出身的官員。說是“官多如鯽”都不為過,花翎紅頂遍佈城市,總數只怕多達一二千人以上。這些人加上他們的護衛隨從,人數更是多至數萬,現在大多潛藏在廣州城中未及出逃,都是潛伏的不安定因素。
當然。廣東原籍的候補官不包括在內,因為清朝的規定是不允許本地人當本地官(文官)的。所以在廣州的廣東籍候補官實際上都是買身官皮而不打算真的去做官的商人,在十三行的帶領之下,大多剪了辮子嚮明朝效忠了——也沒辦法不效忠,那些大商人的銀子也多半存在滙豐銀行呢!
而在外省做官的廣東籍官員家屬。則是最堅決反對朱明王朝復辟的一類人。這些人大多在廣東各地擁有大片良田,算是士紳階級的頂層人物。廣東的亂局起來以後,他們大多從鄉下搬入了廣州城內的宅子避亂,沒想到這廣州城居然是廣東最早落入朱明之手的城市,而且還是“無血開城”,所以這些人全都陷在廣州城內無法離開——因為葉名琛那個大漢奸不讓他們離城。
在葉名琛的建議下。廣州內外城的十八座城門門口和南關的各個碼頭上,全都加派了明軍崗哨,凡是男丁,無論何人,只要想透過這十八座城門,就必須剪掉辮子!而沒有辮子。到了仍然被清軍所控制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