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紀事本末》卷五十八呂誨劾王安石條、《宋史·呂誨傳》、畢沅《續資治通鑑》卷六十六熙寧二年六月丁巳日條及卷六十八熙寧四年五月甲午日條、黃以周等《拾補》卷四熙寧二年六月丁巳日條。
[3]見畢沅《續資治通鑑》卷六十六熙寧二年五月癸未日條,同時請參看楊仲良《紀事本末》卷五十八呂誨劾王安石條、黃以周等《拾補》卷四熙寧二年五月癸未日條。
[4]見楊仲良《紀事本末》卷五十八呂誨劾王安石條,黃以周等《拾補》卷四熙寧二年五月癸未、丁亥、甲午日條。
[5]見《宋史·呂誨傳》。
[6]呂誨的疏文在楊仲良《紀事本末》卷五十八呂誨劾王安石條、畢沅《續資治通鑑》卷六十六中,均繫於熙寧二年五月丙戌王安石辭職之後,黃以周等《拾補》卷四移至五月丙戌之前,繫於五月癸未日條。但通讀《紀事本末》全文,尤其是神宗所謂“昨日已曾面諭朕意”云云,可知呂誨此疏當在五月丙戌王安石第一次辭職之後。具體時間順序是:五月癸未,翰林學士鄭獬出守杭州,呂誨上奏反對,神宗向趙抃和王安石出示呂誨奏摺。丙戌,王安石辭職,被宋神宗封還奏摺。丁亥,王安石稱病不朝,宋神宗令宦官召入。甲午,王安石面見宋神宗,呂誨再上奏摺彈劾王安石,王安石再次提交辭呈。乙未,宋神宗下詔稱“昨日已曾面諭朕意”云云。六月丁巳,呂誨罷官。
[7]見畢沅《續資治通鑑》卷六十六熙寧二年六月丁巳日條。
[8]見《宋史·神宗本紀一》、畢沅《續資治通鑑》卷六十六熙寧二年六月丁巳日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