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百家爭鳴 (第3/6頁)
長弓挽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我華夏、大漢皆禮儀之邦,不可敗壞綱常,失了禮數。”
如果先前劉曄被劉琦說服,只是礙於劉氏宗親的顏面無奈妥協,此時已是心悅誠服,種種新政的改革試行,不但讓他看到了大漢再興的希望,更對華夏大興充滿信心。
劉曄可是根正苗紅的光武苗裔,但他既不像劉備那樣急於表現,為漢室奔走,也不像劉表皓首窮經,沽名釣譽,世家豪族毀了大漢根基,他甚至難以撼動,寄情於機關器械的微末技藝,蓄養的門客多是木匠和漆工。
當年官渡之戰,獻投石車只是他能力的冰山一角,但曹操顯然對此並不感興趣,只記了功勞,卻對此奇技淫巧不願多花精力和錢財去研究,加之因為他是劉家人而不得重用,一直鬱郁不得志。
後來劉琦重工商、辦醫館,天下工匠齊聚襄陽,劉曄自覺愧對門客,發放盤纏讓他們到襄陽謀生,沒想到數年後不但能與故人相見,還全權負責各類工具機關的研究。
世人只知道襄陽商業發達,商賈雲集,工匠極多,卻不知道暗中另有一處科技研究院,由劉曄親自遴選工匠組建,正在做一件曠古絕今的大事。
“皇兄不也厭惡儒家那一套麼?”劉琦卻不管那麼多,拉著劉曄並排而坐,笑道:“帶上那些傢伙隨朕進宮,我們給那些迂腐之徒好好上一課。”襄陽,猶如一顆明珠,鑲嵌於長江與漢水交匯的咽喉之地,自古便是南北通衢的要衝,水路交織的樞紐。
劉琦的崛起,讓這座古城避免了漢末戰亂的波及,經過父子兩代經營,經濟、文化已成為全國之最,緊隨其後的是益州和江東。
荊州的富庶不僅因為劉琦發跡於此,更在於是最先推行改革之地,所有新政和商業食言場所都先在襄陽試運營一年,再於各地逐步推行。
劉琦進位漢王后,定都洛陽後,將襄陽改為陪都,這裡一應政令律法都與其餘各地不同,由皇室直接管控裁定,加之水陸暢通,連線南北東西,成為當下的經濟中心。
在襄陽,士農工商不分高低貴賤,只看你的貢獻大小,手工巧匠以技揚名,行商坐賈以納稅和慈善為名,官員百姓律法平等,集市街道都有嚴格劃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當初推行新政時,因將工匠和商民的地位提升,可與士子平起平坐,參與政事,諸多原先投奔劉表的儒者大為不滿,屢次抗議無效後,離開襄陽,不願與這些賤民同流合汙。
如今的襄陽卻成為天下之最,已經免去農稅,僅靠商稅就超越江陵,八歲以下孩童官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