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2/4頁)
哈尼大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邊略顯尷尬的小丫鬟,繼續啃手裡的酥脆骨。
少頃,外頭的喧譁聲響了起來,不一會,一隊花紅柳綠的少男少女就被人簇擁著往涼棚方向走來。前面打頭的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女,五官秀麗,穿了件貼身的紅襖裙,正和身邊的少年爭論著什麼,一臉的激動;那少年邊走邊翻書,似乎是想從書中得到支援自己的論據。
王融差點就給他們跪了:馬蛋,這不是造成萬千考生沉重心理負擔的“對答案”又是啥?沒看到你們身邊的小夥伴都快哭了麼?
王融不是土著,也怕被人看出不同來,是以平日裡除了非去不可的族學,她是哪兒都不去的。隊伍裡絕大多數的人對她都是生面孔。本尊王融卻是認識這幫人的。於是她扯了扯三元的袖子,讓她先指認一番,省的到時候丟醜。
三元在三房當值,對王融病後不認人的毛病早就習以為常。遂輕聲為她解答,“為首穿紅裙的是陳家的二姑娘陳怡君,就是出過禮部尚書的那一家。她旁邊的是她的表兄,自幼附學在陳家的……”
王融聽過陳家族學,在當地類似於私立重點中學。一般有點關係,門路的人家都想把子弟塞進去附學。本尊她娘當初也打著這個主意,當然最後也沒成,所以王融讀的還是王家族學。大伯家的一雙兒女,王沛王慧倒是在陳家附學。
等以陳怡君為首的陳家人消失在最大的涼棚裡,隊伍裡剩下的少年男女就是附學的各家子弟了。王融就在其中看到了王慧,臉色不是很好的樣子。
這個朝代對做學問有很高的追求,科舉取仕的體制已趨於成熟。無論是官商子弟,亦或平民百姓,凡是要尋個出身,出人頭地的,都免不了進學,參加府試。府試取中的,則可以到府學進修,人稱“府學生”。府學生可免兵役,從府學領取月俸。也是出仕要求的最低“學歷”。一般府衙內的文書,秘書處都聘用的府學生。
像王慧的胞兄王沛就是阜陽府的府學生,吃住都在阜陽府,每歲還能領回一斗的粳米。在長輩面前也很有體面。遇到跟他有關的事情,也會先聽取他的意見,把他當個獨立的物件看待。
王融第一次聽說的時候就很羨慕,詳細瞭解了所謂的府試之後心裡就有點平衡了。——她所處的這個朝代在隋朝之後拐了個大彎,大唐還是大唐,上位的卻不是高祖李淵,而是一個名叫李時光的人。他即位後大力發展了科舉制,幾屆之後,列席朝會的官員泰半都是科考選□□的,其中不伐女官的身影。如此上行下效,大唐子弟不論出身,性別,均投入到滾滾科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