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欣賞。
“父親。”劉璦上前低聲道,“真的就這樣放過武家了?”
“不放過還能這麼樣?”劉有方道,“誰叫人家有真本事呢?之前別人不知道武好古的本事,他家又沒半個官身,怎麼弄都是書畫行裡的事情,旁人也就是看個戲。如今卻不同了,我們再要和他家為難,便會有人出來保了。若只是親貴也罷了,就怕惹到那些東華門外唱名的好漢。對了,明日從武家回來後,再帶上家裡的那幅蘇東坡字帖《醉翁亭記》去一趟小米官人那裡,問他換一幅《潘巧蓮圖》的摹本。”
武好古、米友仁和陳寶畫得三幅《潘巧蓮寫真圖》,照規矩都要送到潘家的。
不過他們還是可以把畫留幾日,進行修飾和裝裱的,不過以米友仁的秉性,肯定是要留下摹本的。
而劉有方在今天離開潘家園的時候,就提出用一幅蘇東坡的真筆字帖換一紙《潘巧蓮寫真圖》的摹本。
“用《醉翁亭記》換《潘巧蓮圖》?”劉璦愣了一下。這兩樣東西的價值差距可太大了。
字帖向來比書畫值錢,而且蘇東坡又是當世大家,米友仁只是未來的新星,兩者價值不可同日而語。
劉有方看了一眼養子,淡淡一笑,“《醉翁亭記》再好,如何比得過潘巧蓮好?”
“潘巧蓮?”劉璦愣了又愣。
劉有方笑道:“潘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父親是想……”
劉有方大笑道:“這也是潘家的福分……不是嗎?”
“是,是……這下真是便宜潘孝嚴、潘孝庵兩兄弟了。”
“都是自己人,說甚便宜不便宜的?畫拿回來後,便準備去西北軍前吧。”劉有方的語氣已經放沉,“你的五年苦差(宋朝宦官要升高品,都要在五十歲前在邊疆做滿五年)還差一年,這次便去做完了吧。”
劉璦連忙道:“孩兒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