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靡靡細雨,不知什麼時候又降了下來。
當上方寺的齋宴結束,眾人散去的時候,才發現細雨已經潛入了這個午後,驅散了一些暑氣,還帶來了幾分詩意。
武好古是和高俅一起離開城北廂的,高俅還向上方寺借了兩把雨傘,兩人各打一傘,並肩走在開封府的長街上面。
柔柔細細的雨絲並沒有驅走多少行人,進了安遠門後,馬前街上依舊如晴日一般熱鬧,只是行人多打起了紙傘,街上還多了一些賣傘的商販。
“哥哥。”武好古邊走邊問,“方才不方便說話是嗎?”
高俅點點頭,笑道:“便知你要問了……這一次,真是多虧你了,我高大郎,算是看得到出頭之日了。”
原來那日武好古在王詵府上遇到的神秘少年,就是微服來訪的端王趙佶,未來的大宋官家,被後世稱為“灰溜溜”的宋徽宗的那位了。
便是沒有武好古的《高俅蹴鞠圖》,高俅也會一頭扎進端王趙佶的懷抱……他們倆可是命中註定的有緣人!因而趙佶見了《蹴鞠圖》,又在王詵那裡見到高俅的本尊,頓時就喜歡了。便開口向王詵要了高俅去端王府了。
至於畫了《蹴鞠圖》的武好古,趙佶當然也是喜歡的,不過武好古不是誰的門客家臣,不是趙佶一句話就能要了去的。
而且,趙佶也不想對武好古用強……強迫人家入自己的門下這多沒品?以趙佶的心境,怎能做這種事情?
“是端王嗎?”武好古當然知道高俅和誰命中有緣了。
高俅點了點頭,壓低了聲音:“莫聲張。”
“為何?”這下武好古有些不大明白了。
高俅一笑,“大郎,你也是讀書人,又是畫中第一人,怎就不明白相交於市井的那份意境呢?”
相交於市井?
武好古想了想,彷彿宋徽宗就是個沒事兒老愛在開封市井中瞎轉悠的“青樓天子”……這位官家是既要享盡天子的榮華,又想要感受名士隱者的那一份悠然。
這份心境,後世的史家早就評過了,武好古也是知曉的。
他點點頭道:“原來如此。”
高俅接著又道:“之前哥哥我在蘇學士家和王駙馬府上當小吏,不知道王府是甚模樣,如今一頭扎進去,才知道那裡的水有多深。大郎一身本事,何苦投入這渾水?所以哥哥便做了主,唆使他化名來做你的學生。”
高俅是真心為朋友打算的。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鬥爭。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