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門堂在海州的分號,開在榷場外面的榷場港臨海長街上,佔了一所三進三出的院子。門前的青石路面上有被車輪軋出的兩道深深的車轍,顯然經常有車輛運載著貨物從這裡進出。
就在武好古、潘巧蓮、郭京、劉無忌、林沖等人往臨海長街而來的時候。西門青和他的祖父也在張熙載的陪同下剛剛抵達,爺孫兩個從一輛馬車上下來,海州西門堂的掌櫃就親自迎出來了。
“大伯您怎麼來了?這一路的勞頓,您老的身子骨還好吧?”
海州西門堂的掌櫃也是西門家的人,單名一個諮,名叫西門梓,是西門青的族叔。
順便說一下,西門青所在的陽穀西門家是個“半義門”,也就是介於義門和普通宗族之間的存在。
和堅持不分家,搞家族公有制的義門不一樣,半義門是分家的,下面的每一房,每一家,都有各自的產業。不過在分家的同時,半義門下也存在大量的公產,主要是學田和族田——一般來說,將商業資產作為族中公產是很難經營的,而田產則相對容易經營,只要收租就行,因而義門/半義門的族中公產通常是農田。
而半義門擁有的學田、族田,則主要用來支付族中子弟的教育費用和贍養族中孤寡老人的。
具體到陽穀西門家,則是以陽穀和彭城的農田為本,同時經營藥鋪和宋遼走私的半義門。陽穀和彭城的農田皆是族中公產,各地的西門堂,則是各房的私產。
海州這邊的西門堂雖然和彭城的西門堂掛同一塊招牌,但並不是西門青的產業,而是屬於西門梓這一房的。
另外,西門一族既然是半義門,自然也要在科舉仕途上有所爭取。
若是沒有幾官身倚靠,如西門家這樣的富家,便是官人吏員們眼中的肥肉了。
不過西門家走的不是文科舉的路子,而是專攻武舉,因為有祖上傳下來的騎射底子,西門家族祖上可是出了不少武進士。不過從西門青的爺爺西門鶴那一代開始,由於宋朝武舉日益注重筆試,使得西門家吃了大虧,已經有幾十年沒出武進士了。
這家道,也顯得有些中落了……不過西門族中還有許多能打善殺的狠人,可不是任人欺負的弱者!
而且,各地西門堂都是醫館藥鋪,要是換人來做,還有沒有病家上門就不好說了。所以西門家雖然沒有官身庇護,但也還可以維持局面。
“還好,還好,趁著還能走動,便四下走走。”西門鶴一邊說,一邊在西門慶的攙扶下進入堂內,然後又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