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然了,如今也沒有早些年恁般嚴謹了,便是信教的,也都淺得很。”
其實根據教法,穆斯林販賣穆斯林為奴是不允許的,因此也不應該有古拉姆奴隸戰士存在——他們如果信教就不應該是奴隸,若是奴隸戰士就不應該信教!
不過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壯大和繁榮,原本悍勇善戰的阿拉伯騎士也開始朽壞,無力承擔捍衛帝國的使命。於是從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開始,哈里發就開始蓄養奴隸侍衛來保護自己,這就是古拉姆軍隊的起源。
到了公元九世紀,由波斯-塔吉克人建立的薩曼王朝開始奴隸兵制度化、系統化和完善化,從而開創了古拉姆軍事制度。也就是由封建主或商人出錢,對購買來的少年奴隸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同時灌輸一定的宗教思想,將之培養成為優秀的戰士。
實際上,這套體制也可以看成是近代軍事學院的起源!其本質都是由國家出資,用系統化和標準化的方法培養軍事人才。
而在這套體制出現之前,軍事人才的訓練和培養主要是由貴族、騎士、武士或是世家大族負責,成本自然也是他們自掏腰包。
而這些世家大族的付出,則透過壟斷政權和土地收取回報——總之,賠本的買賣是沒有人做的!
可是從宋朝開始,中國出現了平民社會和文官政治。在文官政治下,武士階層失去了壟斷政權和土地的可能,而平民社會又讓培養軍事人才的成本相對顯得高昂。
一方面培養成本高昂,一方面回報又相對較低,自然也就抑制了家族培養軍事人才的積極性。
而國家又不能承擔起培養的成本,軍事人才自然就顯得稀有,軍隊的戰鬥力也就沒了保證。
在軍事人才本來就匱乏的宋朝,又因為擔心軍隊出趙匡胤第二,搞了多頭管理,層層分權的軍事體制。使得北宋大部分的軍隊,處於既無人才,又無人可以負責的狀態之中了。
“行啊,淺一點就行了,給我找兩個。”武好古笑了起來,他原本還擔心眼前這個白思文會勃然大怒,然後揍自己一頓……也不知道馬植敢不敢保護自己?現在看來還行,白思文還是比較講道理的。
白思文又問:“那女奴您要不要?”
年長的古拉姆是容易尋找的,不是每個古拉姆戰士都能在青壯年時爬上高位的。
不過這些老年古拉姆不再是奴隸了,他們即便不能為自己贏得權位,也能贏得自由和一點財富。
所以白思文只能替武好古“請”他們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