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說的也是。”武誠之臉上的笑容已經多的有點放不下了,“沒想到你哥哥恁般有本事,我們武家這回可要興旺起來了。”
聽到老爹誇獎武好古,武好文的臉上卻劃過幾分不屑。
現在武好古是很風光,可是這風光僅僅是在開封府親貴圈子裡的……大宋不比漢晉隋唐,親貴不掌大權,不過是些富貴閒人罷了。
真正的好男兒,還是要在東華門外唱名的!
而這個人,在武家就只能是自己!
不過老爹說得入太學的事情還是對的,自己可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這太學還是得入,而且必須成功。
正在武好文琢磨著該怎麼確保自己必入太學的時候,畫齋的房門突然被人拍響了。
“武員外可在麼?下官是將仕郎紀憶。”
父子倆對望了一眼,都流出了喜色。
別看紀憶只是一個小小的將仕郎和同文館孔目官,但是武家父子卻知道他的能量相當不小。
紀家是平江鉅富,他家同不少江南籍貫的高官關係密切——如今朝中執權的,可都是南人!
而且,紀憶還是太學上舍生授官,授官前還是太學生的領袖,路子是很粗的。一定有辦法讓武好文順利進入太學。
武家父子立即站了起來,一前一後到了店鋪門口,武好文拉開了房門,就看見披著件裘皮袍子,頭上戴著暖帽,手中還打著把紙傘的紀大官人就站在門外。
“武員外還在吶?”紀憶一笑,手了紙傘便進了屋,看見武好文也行了一禮,“是二郎啊,府學試結束了吧?考得如何?”
“得了個上上。”武好文回答。
“上上?”紀憶笑道,“不錯,可以保入太學了……不過太學入門還有一試,可不比發解試容易,你得用心準備。”
太學外舍只有2000個名額,有相當一部分還是給八品及八品以下官員子弟預留的,因而平民子弟要成功進入太學是非常困難的。
而太學內舍的名額只300人,上舍僅有100人。也就是說,從外舍晉升到內舍和上舍的機會,只有五分之一。不過內舍可以免省試(禮部試),上舍可以免殿試直接授官,即便是外舍生也可以免解試直接去考省試,所以入太學的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
此外,太學生的晉升考試要比正規的科舉容易“操縱”,只要找準了門路,買都能買到一個內捨生……
“晚生明白的。”武好文回答。
紀憶點點頭,“幸而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