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輛輛安裝了高臺的望車在剛剛站定的宋軍的人海後出現了。由於可以載人的熱氣球還沒出現,所以現在戰場上的瞭望一靠上山,二靠上樓,三靠望車。
宋軍這邊沒有山可以上去,樓倒是有幾幢,不過距離周軍的前沿近了一點,容易被對方用長炮轟擊,所以重要的將領都不敢上去。因此望車就成了他們的首選。
雖然望車也有挨炮擊的風險,但是這東西比一幢房子小多了,不大容易被打中。而且戰場上的望車往往有許多臺,誰也不知道真正的大人物在哪兒?
一身灰衣的趙良將登上了其中一臺望車,是悄悄上去的,可不敢帶著帥旗前呼後擁。那樣鐵定會招來炮擊的!
舉起望遠鏡,趙良將先是掃視著自家的陣線,現在向前挺進到了三處院落附近的戰線長達10裡。並不是一條直線,因為三處院落並不是呈直線,而是大約以品字形佈局的。其中那處糧庫就處於品字形的凸出部。
因為三處作為依託院落是品字佈局,兩宋聯軍的前陣也就形成了品字佈局。其中突出部有整整三個師,似乎形成了主要的戰役突擊方向。另外兩個院落周圍都只有一個師。不過聯軍的第二陣則是擺成了直線。
從趙良將的視界望過去,他的前後左右,都是一片灰色的海洋,只有右後方有一片蔚藍。
穿著灰色軍服的就是西宋的步兵,他們的線列齊整,軍旗招展,雪亮的刺刀反射的陽光不斷閃爍,讓人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至於那片蔚藍色的軍人的海洋,則是東宋的精銳。也是一片刺刀叢林,在陽光下巋然不動。傳遞出的視覺效應,絕不在自家的“灰色大軍”之下。
趙良將又將視線轉向了敵方。
周軍擺出的是陣地防禦的陣形。他們利用三處院落爭奪戰的機會,緊急挖掘了壕溝,還用沙袋堆砌了胸牆,修建了炮壘。
現在他們土黃色的步兵就蹲在胸牆背後,也看不出什麼陣列。
不過看他們挖坑築壘的速度,也能想象得出是如何訓練有素了。反正西宋的步兵在施工方面,是比不過這些周軍官兵的。
哦,不僅是士兵的施工能力不如人家,就是整個西宋國家在這方面也不行。
西遷200多年了,西宋這邊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宏偉建築和城市嗎?只有一個襄陽府城看著有點氣勢,那還是當年兩宋沒有分裂的時候,由潘孝庵督造的呢!
反觀大周,200多年來不知道修建了多少宏偉的建築。連鐵路這種“奇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