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應該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最有用的人身上,讓對自己而言最有用的人活下來,收取他們的忠誠,獲得他們的效力,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對於那些一看就沒有什麼用處的泥腿子,則不要有多餘的關注。
蘇詠霖對父親的看法十分不滿,他認為這樣的看法是有問題的。
都是人,為什麼要區別對待?
而且比起該救誰的問題,他更加在意為什麼這些人會吃不上飯。
想到這個問題關鍵之後,他這樣詢問父親。
他的父親當時愣了一下,很久之後才說因為天災人禍,但是人禍顯然是最主要的。
地主和官員聯手,藉著天災的機會,用各種手段把農民的土地巧取豪奪,讓有地農民失去土地,流離失所,坐吃山空,最後淪為流民。
地主和官員越來越富庶,無地農民則越來越悽慘,能在城裡找到工作還好,找不到的,最後就是這樣的下場。
蘇詠霖又問那些人為什麼要掠奪農民的土地?
憑什麼?
父親回答說,因為那些人有權有勢,且無比貪婪,他們儘管已經有了很多,但是渴望獲得更多,慾壑難填,哪怕全天下所有的土地都被他們佔據了,他們也不會滿足。
蘇詠霖又問難道沒有人管束他們,任由他們胡作非為嗎?
父親說,往前歷朝歷代都有人管束,但是咱們大宋是沒有的。
他最後做了總結,認為吃不上飯的人之所以吃不上飯,天災的原因只佔一部分,且不是最主要的,人禍的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所以要讓吃不上飯的人吃的上飯,最主要在於解決人禍的問題,不能讓那些有權有勢的人肆無忌憚的掠奪土地。
同時蘇詠霖想到往前歷朝歷代都有抑制土地兼併保護農民的政策,可是有宋以來卻沒有了類似的政策,這是什麼原因呢?
他覺得很困惑,想要去找到答案。
這一張紙就寫到了這裡。
讀完之後,辛棄疾感到很驚訝。
覺得蘇詠霖年僅九歲的時候就開始對這一問題進行思考,並且想到了人禍為主天災為輔的問題,並且思考起了土地兼併的事情。
太聰慧了。
他九歲的時候還在祖父的指導下苦讀儒家經典呢。
辛棄疾對蘇詠霖的思想歷程有了極大的興趣,於是開始接著往下看。
往下看,就能看到蘇詠霖歷次跟隨父親或者祖父外出的見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