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觀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遊方道仙 !
熱門推薦:、 、 、 、 、 、 、
清淨境者,有兩類。
第一類,是如秦先羽般天生清淨境。第二類,乃是道學領悟高妙,心中平和淡然到了極點,久而久之,心性清明,淡然而淨,便與天生清淨境的人物無異了。
眼前這位,原是道德仙宗一位弟子,修為不高,然而深研道學,悟得其中至深至妙之意,無論善惡之念,喜怒之惡,也只能泛起一絲漣漪,最終歸於平靜。
懷有這種心境,便是清淨境。
當他發覺自身已然修成清淨境的時候,歡喜了幾個時辰,便又歸於平靜。
這是心性領悟,與道行高低無關。
秦先羽覺得此人修為或許還不如自身,但他的心性,卻要遠比自身這天生清淨境更為平和。
“貧道還要修行,失禮了。”
那人微微一笑,伸手作個請的手勢,已是下了逐客令。
少年撇了撇嘴,然後拉著秦先羽離開。
“他是三代弟子,原本是頗為好玩的一個人,和我聊得來,談得來。我們曾經一起去後山洗澡,掏過鳥蛋,不過後來被人罵了一頓,說是鳥蛋之中也是生靈,所以就不幹這事了。”
少年攤了攤手,說道:“後來我睡了一覺醒來,這廝就不再好玩了。”
秦先羽問道:“為什麼?”
少年說道:“因為他修成了清淨境,性子不復當年。”
邊講邊行。
前方又有一人,他從對面走來。
眼神淡漠,如水晶一般,神色冷淡,全無人氣,唯有一身道意。
擦肩而過,神色未變,他眼中似乎全無秦先羽二人,或者說,這兩人與地上的石塊並無不同。
又是一個清淨心?
秦先羽倒吸口氣。
清淨之心者。赤子之心者,或清淨境者,俱是極為罕見的人物,千萬人中未能尋得一個。或許幽州大地廣袤。人口億萬,能夠有許多這類人物,但心性難以判定,並非根骨一般能夠測得出來。
古往今來,並不缺乏心性絕倫者。絕佳根骨者,但大多未能得遇仙緣,導致埋沒天資,碌碌一生,壽盡之後,只留一具枯骨,化作塵土。
但道德仙宗竟能蒐羅出這許多心性脫俗的人物?
“天生清淨境者,清淨之心者,諸如此類,我道德仙宗並不缺乏。但本門真正看重的,還是他們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