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開花》 (第4/4頁)
尋香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那就行。電影的編劇應該年過四十了吧,哦不,應該還不到,劇本雖然很老道,但是還有一股子隱忍的生命力,挺好,我喜歡。”華泰安說。
顧予任笑了:“嗯,電影是我師兄寫的,他今年三十四。”
華泰安說:“好,回頭我見一見他,跟他聊聊戲。年輕一輩還有你們這樣追求藝術的人,真是老懷大慰,高興啊。”
雖然華導說要見袁淵,但是直到開機,他們才見上面,老人雖然不拍戲,但也忙,忙了一輩子,年輕時努力成就自己,到老了則要忙著呵護新苗。袁淵見到華導,第一眼便覺得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這是個很睿智幽默的老人,讓人覺得平易近人。
老人辦事的風格慢慢悠悠,不管是說戲還是導戲,都是不疾不徐的,非常穩重,在這樣一個速效年代,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溫吞。他的口頭禪就是:“彆著急,慢慢來。”好像天塌下來也都無關緊要似的,於是整個劇組的人都被他帶得慢下節奏來。
老人還喜歡說:“用心去體會,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跟他合作的人,非常容易進入戲中的狀態,雖然拍攝一場戲要比其他導演花費的時間幾乎多一半的準備時間,但是效率卻出奇地高,很少有ng無數遍的情況。就算是新人演員,在他的指導下,都能顧恰如其分地表達出角色的情緒。
袁淵對華導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難怪有人說,決定演員表演水平的不是演員本人,而是導演,有些演員在某部戲中的表現讓人可圈可點,然而到了另一部戲中,就完全變成了零演技。可見導演的實力。
顧予任說:“我這輩子的目標就是華導了,能做到他這個水平,我這輩子就算圓滿了!”
“那你要好好跟他學學。”袁淵說。
“當然。”顧予任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自己琢磨幾年,有時候不如人家一句點撥,華泰安拍戲的機會越來越少,能跟他合作一次,真是難得的良機,他焉能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