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為進 東漢和帝熹皇后鄧綏 (第4/12頁)
蔣勝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尚未發明,人們讀書還要靠竹簡,一本書可以堆上一間房子,能夠看上一兩本書的人已經是鳳毛麟角,能夠得班昭這樣一個精通曆朝歷代宮廷爭鬥的史學家相助,對於鄧綏來說,猶如在茫茫荒野中,是憑本能探索,還是手持最全備的裝備一般的巨大差別。
當然,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各人,班昭同樣也給陰後上過課,可是兩人硬是擦肩而過毫無緣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班昭對於鄧綏的煩惱並沒有給具體的指點,只是意味深長地把劉肇請自己入宮教學的目的說給她聽,並把《女誡》這本書拿給她看。
書,人人會讀,有人背死書而有人讀活書,如果有人憑一本《易經》可以練成武功高手,那麼自然鄧綏也可以將《女誡》解讀成後宮生存攻略。當鄧綏知道劉肇曾經在看到《女誡》時感嘆:“如果我的後宮人人都是遵守《女誡》的人該有多好!”那麼沒關係,符合劉肇先生審美標準的新一代《女誡》標兵將很快出現在他的眼前。
在後世,中國有一位叫寒山的和尚問一個叫拾得的和尚:“今有人侮我,冷我,笑我,藐視我,毀我,傷我,嫌惡恨我,詭譎欺我,則奈何?”拾得說:“子但忍受之,依他,讓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裝聾作啞,漠然置他,冷眼觀之,看他如何結局。”
同樣,外國也有一個名叫耶穌的宗教宣揚者對他的門徒說:“如果有人打你的左臉,你就把右臉也送上去給他打吧!”
當然,初聽到這種論斷,會覺得很蠢而不可思議,但是真正領悟到這一點,你將獲得巨大的成功。追隨耶穌的信仰者已經遍佈全世界,一個叫甘地的人成了印度國師,寒山拾得也成了千古高僧。
鄧綏雖然沒有這麼大的成就,也許她領悟得還不夠深遠,但就以她所領悟到的那一點,已經足夠她受用終身。對於鄧綏來說,這並不難,她原本就是一個懂得剋制的人。在她五歲的時候,她的祖母要親自為她剪頭髮,由於老眼昏花,剪刀把小姑娘的額頭弄傷了,可是小姑娘一聲不吭,事後才說:“祖母因為愛憐才為我剪髮,我如果哭喊,就會使祖母內疚傷心,因此我才忍住了。”這種善解人意的天賦,使她在成長過程中一直順風順水,倍受家人的寵愛。只不過這種自我剋制體貼他人的行為,對親人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但是面對一個對你有惡意甚至有過惡行的人來說,如果思想上沒想通的話,真是很難表現出來的。
現在鄧綏卻已經想通了,也許她做不成聖人高僧,沒辦法將自己脫胎換骨成超脫的人,但是她既然可以把《女誡》當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