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治河三策 (第2/3頁)
我知魚之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
“……”
聽到這裡,劉據已經可以確定,奏疏並未出現任何問題。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極有可能是他錯誤的預估了劉徹的腦回路,或許劉徹真有可能將那些忤逆之詞當成了一種挑釁或激將。
偏偏他很吃激將法,於是就很痛快的“成全”了自己。
“殿下,你究竟寫了什麼不該寫的東西,為何將陛下氣作這般?”
見劉據沉默不語,蘇文又有些好奇的試探問道。
劉據斜睨了他一眼,幽幽道:“蘇侍郎,你確定要聽?”
蘇文不由打了個激靈,當即扔下一句“如果殿下沒別的事,奴婢就先回宮覆命了”,便邁著快步頭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那樣子看起來很像是在逃跑。
望著蘇文的背影,劉據無奈的搖了搖頭。
得嘞。
想不到操作了半天,這個兩難的問題還是回到了自己腳下。
事已至此,“押送”的人都已經來了,去與不去也由不得他。
現在需要考慮的只剩下了一個問題,那就是:
如何能夠既能治好水患,造福梁楚之地的百姓,又不讓自己成為治水的功臣,最好再背上一些罪責?
感覺,杜周這個酷吏應該有利用的價值……
……
一個時辰後。
劉據已經被“押送”出了城。
此次他只從太子府帶了十幾個隨他出行的人員:
太子冼馬郭振,這是他最親信的內侍。
太子舍人十名,是他的貼身保鏢。
還有太子僕四人,也就是車伕。
剩下的就是杜周和那百名期門武士了。
這些人雖是劉徹安排在劉據身邊的眼睛和鐐銬,但同時也必須保護他的安全,他現在再怎麼說也是太子,出了差池誰也擔不起責。
一行人來到城外時,又有一個人匯入了隊伍。
此人便是劉據在奏疏中向劉徹推薦過的兩人之一——汲仁。
汲仁目前是光祿勳的郎官,今日剛好休沐在家,因此直到剛才宮裡的謁者前去傳令,他才得知了這回事。
於是只能急匆匆準備了一下,就近在城門等候劉據一行人。
這個汲仁在史書中的記錄不多。
只說他參與了四年後治理大河水患的事,並且後來官至九卿。
不過他的兄長汲黯卻是個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