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神說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距離內,直面那隻論大小而言遠遠能把自己包裹其中的悲喜重瞳!
空氣中傳來洪鐘大呂一般的梵音: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不,那不是梵音,那是謝治借悲喜佛之眼,所誦出的,情緒的洪流!
而趙海洋,就在這洪流的浪湧之中!
“感受……歡樂吧,趙校長。在重瞳的幻境中,感受……歡樂的極致……”
謝治的聲音從那偌大的悲喜佛頭眉心發出,但趙海洋已經聽不見了,他的精神力已然全部被那悲喜佛的情緒力量所籠罩,海潮一般的愉悅記憶展現在他的眼前,從此往後的每一幀,都令他在幻境中享受數百天的愉悅人生!
悲喜佛,顧名思義,有悲與喜兩種精神攻擊狀態,但謝治清楚地知道,以悲的那部分去攻擊趙海洋,是完全沒有價值的,此等梟雄,非但不會被悲傷所打到,在幻境中經歷的悲傷只會化為他奮進的養料,最終令他在幻境裡重新認知自我,獲得突破。
因此,謝治果斷地選擇了“喜悅”的那部分,在極短的時間內,為趙海洋構建出上千次極樂體驗的輪迴,並在上千次輪迴中,嘗試重新構築趙海洋的價值觀認知。
歡樂的背後,是虛無,而極致的歡樂,便意味著無盡的虛無。
虛無與悲傷不同,極致的悲傷令人奮進,極致的絕望也能讓人爆發出生命之力,但虛無就只是虛無而已。
倘若人處在虛無之中,他會認為一切都無意義,奮進是無意義的,憤慨是無價值的;此生的一切經歷,無論歡樂還是惆悵,最終都通向那片毫無意義的虛無,因此,就連針對觀點的辯論同樣也是無意義的。
悲喜佛的佛頭不斷升高,直到兩隻如同高牆一般的手掌,自左右往趙海洋壓去,緩緩合十,而此刻,趙海洋卻被那悲喜重瞳定形一般,只是愣愣地看著那巨大的佛頭雙眸,雙目失神。
說是“緩緩”,但卻只是悲喜佛雙手的行為給人的錯覺,實際上悲喜佛雙手合掌的速度很快,只幾個呼吸的時間,就從抻直的雙臂合攏到兩掌之間只有一丈的距離,而下一刻,連這一丈也要消失,就要直接將趙海洋拍碎在這片毫無生機的海域當中。
理當是如此的。
至少,在裂痕從趙海洋額頭上產生之前。
悲喜佛的雙手還沒能合攏,但趙海洋的額頭上卻已然出現了一道自上而下的裂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