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價值觀 病態的自由 (第2/4頁)
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很難說這件事是否可以寫進中國科技史。但這項科技創新成果及其應用,或許應該享有馬鐙子和印刷術的歷史地位。馬鐙子增強了騎兵的作戰能力,從而造就了歐洲的騎士階層;印刷術打破了特權階層對知識的壟斷,使文化的大面積傳播成為可能。那麼五石散呢?
改變了士大夫的風度。
形成於兩漢計程車大夫,原本應該是正襟危坐衣冠楚楚的謙謙君子。因為按照儒家倫理,服飾是身份的標誌、道德的象徵。赤身裸體,衣冠不整,甚至穿著隨便不合禮制,都會是很嚴重和不可原諒的行為。
但是嗑藥的人顧不了這許多。因為藥性發作以後,會有一系列的藥物反應(比如全身發熱然後發冷),弄不好還會死人。解毒的辦法,是吃冷食,喝熱酒,洗冷水澡,還要快走,名曰“行散”。至於衣服,自然是少穿或不穿,要穿也得是寬大的舊衣服,哪怕裡面長蝨子。
於是從何晏開始,風尚為之一變,名士的形象也慢慢變成了這個樣子:寬衣博帶,披頭散髮,腳拖木屐,手持麈尾,捫蝨而談。就連那些不嗑藥的也見樣學樣,甚至裝出抓蝨子的動作,以為飄逸和瀟灑。
這實在讓人跌破眼鏡。
服飾與心理和性格是統一的。外表變了,內心世界也會改變。或者反過來說也一樣:模樣變了,是因為思想起了變化。實際上魏晉名士早就想改頭換面,藥物反應只不過是藉口。因為時代賦予他們的歷史使命,就是突破儒家倫理的束縛,實現心靈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
若為自由故,衣冠皆可拋。
的確,魏晉是崇尚自由的。有人送給僧人兼清談家支道林兩隻鶴,支道林非常喜歡。為了留住它們,他剪掉了鶴翅的羽毛。有翅難飛的鶴低頭看著自己的翅膀,神情十分沮喪。支道林感慨地說:既有凌雲之志,豈肯做人玩物?於是細心調養,讓鶴長好翅膀,任其飛翔。[22]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33U52.jpg"/>
八僕抬輿圖,據顧愷之《女史箴圖》。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33W26.jpg"/>
臨鏡梳妝圖,據顧愷之《女史箴圖》。
五石散問世後,風尚為之一變,魏晉名士愛上寬寬大大的衣裳。寬衣博帶成為流行時尚,男子袒胸露臂,女子俊俏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