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籠也自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新章節!
主持方丈見雲道生油鹽不進,也沒了辦法。畢竟這麼多佛教的信徒在下面看著,總不能被個道士逼得沒了臉面。
若大魏若真的藉此發難,也只能推說“辯難”於兩國國事無關。
方丈大師點點頭,大和尚立刻就讓人取來了兩個蒲團對放在一處,向著兩人道,“方丈請,道長請。”
雲道生禮貌地請老方丈先落座,自己才整理好了衣冠,坐到蒲團上。
方丈開口道,“不知小道長想以何部經文起辯?”
雲道生笑道,“貧道初到貴地,便遇上如此佛會盛事,實感榮幸。只是貧道有一事不解,當初佛陀設立‘坐夏’,是因為夏季僧侶們四處行走時,會踩壞禾苗,損害百姓所得。可如今我見僧侶們倒是留坐寺中,卻依舊要百姓獻上供奉,不知此舉,是否違背了佛祖的慈悲之心。”
方丈沒想到雲道生並不以經文進行“辯難”,反倒直接抨擊坐夏節。他不滿道,“獻上供奉,皆是百姓自發自願。難不成天師道的道觀便不接受供奉?我佛慈悲,甚至願意捨身飼虎。道士卻只知順應自然,求仙卜卦,又有何慈悲心可談?”
雲道生面不改色地問道,“大師以為捨身飼虎便是慈悲?貧道卻覺得此為大謬。其一,虎生來有爪,口中利牙,本就強過其他生靈。如此猛虎,若瀕臨餓死,便只能是因它自己還不夠強。物競天擇,這並沒有什麼不對。”
雲道生目光炯炯,“其二,佛陀捨身飼虎,雖救虎一命,可曾想過,被救下的猛虎此後要吃掉多少山雞、野兔?這些生靈本該存活,卻只因佛陀一念之差而喪命。如此罪孽,又何談慈悲?”
雲道生看方丈逐漸陰沉的臉色,又道,“其三,《大正藏》中有言,餓虎本不願以佛陀為食,可佛陀卻自刺脖頸,引誘餓虎食其血肉。方丈可知,凡食過人肉的虎,便會一直喜食人肉,妄造殺孽。佛陀故意誘虎食人,爾等非但不罪之,反而為此著書立傳,這是何道理?”
炳靈寺方丈此時的臉已經被氣紅了,佛陀飼虎,明明是出於慈悲,卻被雲道生硬是說成了誘虎犯罪!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方丈立刻開始引經據典地反駁雲道生。可雲道生卻遊刃有餘地,又將方丈的典論反轉回去。
其實雲道生就只用了一個“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而“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的博弈法,讓方丈大師的一切理論都自相矛盾起來。
檀邀雨看著雲道生嘖嘖讚歎,“他真是八尺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