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井冷眼 (第2/6頁)
周遠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來了呢?
二
不一會兒,老人們又挑起柴擔上路。
打破沉默的是那個走在最後的老人,他只輕輕吐了四個字:“李白醉書。”
立即有一個老人介面:“渤海國!”
老人們想到的,是一個流傳已久的故事。
唐朝收到了一封來自一個藩國的信,但是信上的文字,大家都不認識。傳閱了好些天,上上下下都搖頭,這對於很講排場的宗主國大唐來說,有點丟人。擔任秘書監的賀知章突然想到,自己的朋友李白有可能認識這種文字,因為李白出生胡地,又漫遊四方,見多識廣。他一說,唐玄宗下令把李白找來。
李白是從一張酒桌邊找到的,喝得已經有點程度了。來到殿上,見過皇上,便看那信。一看就笑,那文字他果然認識。他一句句翻譯給唐玄宗聽,唐玄宗囑他立即用同一種文字寫回信,也好順便炫耀一下大唐人才濟濟,通曉各種文字。
李白一聽皇上的意圖,有點得意。趁著酒興未過,想在殿上擺擺譜了。他斜眼一看周圍站立的人物,便對皇上說,寫回信可以,但要楊國忠替自己磨墨,高力士替自己脫靴。皇上一聽,點頭同意了。於是,權勢赫赫的楊國忠和高力士就苦笑著上前,圍著李白忙開了。
問題是,這到底是哪個藩國寫來的信,使皇帝那麼重視?
渤海國。
清代流放的老人們猜對了。他們後來還把這次半路發現,寫在自己的筆記上。曲曲折折多少年,被我看到。
其實,渤海國是李白出生前兩三年才成立的,幾乎與李白同齡。建立者,是靺鞨族的粟末部首領大祚榮。按歷史記載,唐玄宗登基後不久就冊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員外大將軍”、“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那個政權按唐朝體制執行,通用語言是漢文。難道,李白讀到的那封信寫於他們通用漢文之前?難道,正是這種不便,使他們開始學習漢文?
當然,也許,李白醉書的故事只是故事。
但是不管怎麼說,渤海國不是故事,那個龐大的廢墟不是故事。
清代流放者看到的廢墟,是渤海國的首府,即“上京龍泉府”。
流放者們沒有權利也沒有機會再來仔細考察。從零星留下的筆記看,只知道有一個老人又來過兩次,時間都不長,他也沒有進一步研究的條件。
認真考察,是我們這一代的事了。
三
我去上京龍泉府遺址的次數很多。原因是,我歷史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