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漢華章(39) (第1/9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盎代表他爹來向小國王傳達了帝王最後的決定。
瓷器的產出將被劉啟暫時壟斷。當然他老爹沒有明確說不允許你售賣,但是按照他每個月下的訂單數量來說,在不擴建瓷窯、不增加工坊人數的情況下,現在他每月的產出基本都會被老爹包了。
賣給老爹能用市場價嗎?當然不可以啦。劉啟的採購價就比成本高一點點。這價格比起他直接賣給別的貨商的價格來說毫無優勢,但是夏安然卻絲毫沒有負面情緒。
他現在所有的賺錢樂趣其實都在如何花錢建設中山國,還有存一筆能夠在未來養活他一百多個不知道從哪裡蹦出來的兒子的錢。
以他的角度而言,如果可以為了文景盛世積蓄財富、分化匈奴,最後讓大漢能夠提早驅逐匈奴之路他就很滿足了。——賺再多的錢他也帶不走,精神財富顯然比起物質財富更加重要呀!
他如此淡然姿態在袁盎看來卻有幾分不可思議,事實上景帝在定下這份密令之時他曾經諫言過。
瓷器雖未售賣,但想也知道其價值定然不菲,如今又只有中山國一家有造,有價無市不外如此。就算是您的兒子,這幾乎是白拿是不是有些過分啦?
而且這條商路在達成運送物資、探聽訊息的作用之前,一定也可以給大漢帶來大筆的財政收入。
匈奴可不是什麼窮地方,其四處劫掠之下金銀珠寶不計其數,反正沒錢了再去搶就是了,白來的錢誰會珍惜,故而他們對於喜歡的東西也捨得出價,只要和了脾氣用對了手段,匈奴人也會是很不錯的客人。
國家拿錢之時,中山國卻隨時有可能被暴露在敵人的目光下,屆時若是中山王知曉了他們的收益,心裡難道會沒有想法?
然而被他勸諫的劉啟卻和他打了一個賭,賭約是隻要他們給了成本價,中山王劉勝就不會在意這個,賭注便是如果劉啟贏了,袁盎就得回來做官繼續給他賣命。
如果劉啟輸了,袁盎自可隨意,劉啟還會獎勵他黃金百兩。
然而方才袁盎特地提了好些句有關瓷器生意利潤以及匈奴富有之事,哪想到小國王全無反應,面上甚至帶著些驚歎,活像是在看一場把戲,看完了也就算了。至於想法?沒有想法啊。
那感覺就和看陌生的鄰居發家致富一般,有感嘆卻滿是與己無關。
問題是這份利潤你本可以得到啊!
袁盎實在是有些搞不懂這位中山王的腦回路。
其實若他直接開口問的話,夏安然會坦率告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