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大漢華章(47) (第2/8頁)
洛娜215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才是真的勇士。”
農曆六月,夏安然完成了自己的答卷,並送往京城。
送出後他便沒有時間去忐忑於收到答案的老爹作何反應,因為中山國建國後第一次秋收的準備工作開始了。
自春耕開始之初,大司農就已經在中山國內安排起了配套的裝置,畢竟改制後中山國難免會有基礎設施不足的情況,這一點夏安然對他的工作積極性非常滿意。
但是他還是搗騰出了讓大司農沒想到的東西——打穀機和扇車。
前者用來脫粒,後者用來將米粒中空癟或者是未能全部成熟的谷裡和成熟的優等米分開。
有這兩樣工具,可以使得農人在寶貴的秋收時節內省下至少三成的入倉準備時間。
除此之外,還有之前為了運貨被推行起來的獨輪車。
雖然因為秋收還沒開始,這些工具的實際使用效果尚未可知,但是就大司農觀察所得,應當可以節省近十日。
如此大善!
如果可以普及開,對於整個大漢來說又能搶下幾天呢?農田成熟向來由南向北推進,並不是一夕之間,也就是說,如果能夠使用這些工具,時間安排得好的話,最佳情況便是南邊收糧完成的農人可以來幫扶北邊,而北邊的農人得了南邊的幫扶自然可以節省下大量的時間。
至於這些時間節省下來能有什麼用?那還用問嗎!
大司農瞪著呆呆開口的一小吏,頗有些恨鐵不成鋼之態:“北邊的農人能夠省下秋收的時間,自然是可以用來守衛邊疆。”
漢朝早期的邊關兵士們構成複雜,但其中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邊民,從秦朝開始,邊民基本就是國內犯事的惡民遷移而去,民風頗為彪悍。到了漢朝又有了來幫人頂役頂久了生出感情來的兵士,這些人是服役,並未入軍籍,能夠正常退休。
人退下來了,心卻留在了這,這些人代代生長在這裡,又混入各種成分複雜的人員來源,總之,大漢朝的邊關氣氛,那絕對是隻有兩個字——彪悍。
而中山國其所在基本和戰國的中山國位置相仿,這兒的人當年能夠以千乘之國的身份在若干諸侯國虎視眈眈之中扛了近兩百年,後來甚至逼得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可見其勇猛。
所以這塊土地養育出的大司農會說出「邊軍可藉由此良機,守株待兔,待到匈奴以為北地正忙於秋收南下之時,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也並不讓人意外了。
小吏目瞪口呆,他震驚地看著說出如斯好戰之言的大司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