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孝至卷(3) (第3/5頁)
【漢】楊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邕涇水不流,毀而北行。群臣上壽,以為河圖所謂以土填水,匈奴滅亡之祥也。十月,王路朱鳥門鳴,晝夜不絕。崔發等曰:‘虞帝闢四門,通四聰。門鳴者,明當修先聖之禮,招四方之士也。’於是令群臣皆賀。”然則天鳳之世,災異疊出,而莽且以為祥,所謂兇人吉其兇者,此皆子云所見,故曰:“本末不修而能存者,未之有也。”亦及汝偕亡之意矣。注“惑此之甚者,必亡而已矣”。按:當作“此惑之甚者”,惑之甚即謂本末不修者也。世德堂本無“而已”字。(一)“月”字原本訛作“年”,據漢書王莽傳改。
天地之得,斯民也;〔注〕得養育之本,故能資生斯民也。斯民之得,一人也;〔注〕得資生之業,是故系之一人也。一人之得,心矣。〔注〕一人之得統御天下者,以百姓之心為心。〔疏〕司馬雲:“天地因人而成功,故天地之所以得其道者,在民也。民之所以得其道者,在君也。君之所以得其道者,在心也。”注“一人”至“為心”。按:漢書董仲舒傳載仲舒對策雲:“故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萬民,正萬民以正四方。”即一人之得在心之義。弘範謂以百姓之心為心,似非此文之旨。
吾聞諸傳(一),老則戒之在得。年彌高而德彌邵者,是孔子之徒與?〔注〕王莽少則得師力行,老則詐偽篡奪,故楊子寄微言而嘆慨焉。〔疏〕“吾聞諸傳”,音義:“諸傳,直戀切。”按:引論語而謂之傳者,孟子題辭雲:“孝文皇帝欲廣遊學之路,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皆置博士。後罷傳記博士,獨立五經而已。”是漢時以論語等書為傳記也。劉向荀子序雲:“其書比於五經,可以為法。”謂比於論、孟也。“老則戒之在得”者,論語云:“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孔注云:“得,貪得也。”釋文雲:“在得,或作‘德’,非。”按:子云以年彌高而德彌邵釋此文之義,是其所據論語正作“戒之在德”。戒猶謹也。凡人於少壯之時,多能強學力行;及衰老,則志體懈惰,不復能有所進益,所謂“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者,故曰:“及其老也,戒之在德。”謂晚暮之年,當益謹於德,以成有終之美也。義較孔注為長。下章“德有始而無終”云云,即反覆申明此旨。則此章“戒之在得”,字當作“德”無疑。今各本皆作“得”,乃校書者據通行論語改之。“年彌高而德彌邵”者,宋雲:“邵,美也。”吳雲:“邵亦高也。”按:義詳修身疏。德彌邵即老而益謹其德之效,此能躬行孔子之所戒者,故曰“孔子之徒”。注“王莽少則得師力行”。按: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