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什麼是農民捨得花錢買的? (第4/7頁)
蘭若寺小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供銷社裡鑄鐵的都要七塊一把,這純鋼的才五塊,不立即買才是傻蛋!
沒聽說是人家廠裡拖回來抵債的,數量有限!
老社員只是有些可惜自己身上一共就帶了五塊多一點,不然他還想入手一把鐮刀。
旁邊一個公社的老陳,拿著那把藍汪汪的鐮刀,很輕鬆的就搞定了附近的一片狗尾巴草,讓人看著真是眼熱!
剛剛包產到戶的農民,來大集上計劃好的東西都可以暫時不買,但遇到“廠裡抵債”的便宜好用鋼製農具,那是絕對不能放過的!
錢不夠就湊,甚至還有人飛跑去縣城親戚家借錢,一路氣喘吁吁的衝回來。
張清明板車上的鋤頭和鐮刀從天色剛亮開始賣出第一把,到了九點多的時候,就已經從“小巷後面添貨”了三次。
很多鄉下來趕集的人都臨時變更了購物計劃,把目標改在了購置鋼製農具上。
尤其是張清明一邊賣還一邊喊著“數量有限”,板車前人頭攢動,沸滿盈天。
九點多,姍姍來遲的管理員來收費用都等了半天。
張清明很識趣,除了繳納五毛錢的管理費,還塞給了對方一包芙蓉煙。
為了搶奪自己看上的農具,一些顧客甚至還吵鬧起來,差點動手。
得了張清明好處的管理員嚷了一嗓子才把這些人鎮住。
張清明一直忙到十一點,板車前的人流才少了一些。
張清明今天賣的錢已經超過了一千。
“不好意思,賣光了,賣光了!”
剩下沒有買到農具的人都在頓足懊惱,張清明把板車往巷子裡一拖,趁著沒人又塞回了隨身城市的街頭。
轉身出去的時候還遇到幾個沒有買到東西不甘心,跟著他走進小巷的人。
張清明也沒理會他們,直接往人山人海的大集西邊走去。
他媽李二秀說過,小叔家的嬸孃每次大集都會來縣裡賣自己做的鞋墊。
大約在大集西邊固定的區域。
張清明一路尋過去,同時回想起了張家的那些親戚。
張清明爺爺養了張功高兄弟三個,張功高行二。
大伯張大進,今年四十九,比張清明的爹大四歲。
大嬸孃羅英蓮,和張功高同歲,也是四十五歲。
大堂哥張龍,今年二十七歲,娶的媳婦是另一個大隊的,叫陳槐娟。
兩人生了倆兒子,大的張天寶已經十歲了,小的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