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將原折交議,跡近拖延,所以悄悄向翁同龢問計。
“師傅,”他說,“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如今該有個決斷,自然是以公意為斷。可是公意又在那裡?老百姓的話,從那裡去聽?”
“民間疾苦,不易上聞。”翁同龢答道,“臣亦只是聽聞而已。”
“你聽到些什麼?”
“傳言津通百姓,呈訴通永道衙門者,不下二三百起,該管衙門不理。向總督衙門申訴,因為是奏定辦理的案子,不肯據情入告。據說百姓都含淚而去。”
“豈有此理!只怕李鴻章也不知道這些情形,是他下面的人瞞著他。不然,李鴻章也不能置之不理。”
皇帝太天真了,竟當李鴻章是湯斌、于成龍之流的好督撫。翁同龢不便直言,然而也不能附和,唯有保持沉默。
“怎麼?”皇帝醒悟了,“李鴻章是知道的?”
“李鴻章不是懶於理政的人。”
這句話就盡在不言中,皇帝黯然搖頭,然後又問:“你知道不知道,百姓的訴狀中是怎麼說?”
“無非廬舍墳墓,遷徙為難。子孫見祖父的朽骨,豈有不傷心之理?就算公家給價,其心亦必不甘。”翁同龢又說:
“有人引用聖祖仁皇帝的上諭……。”
一提到康熙,皇帝趕緊起身,翁同龢自然站起得更快,“那時的上諭怎麼說?”皇帝問。
“容臣檢來呈閱。”
檢來一本《十朝聖諭》,翻開康熙一朝,有關河工的諭旨,其中有一條是:“所立標竿多有在墳上者,若依所立標竿開河,不獨壞民田廬,甚至毀民墳冢。朕惟恐一夫不獲其所,時存己飢己溺之心,何忍發此無數枯骨?”
“聖祖之為聖,仁皇帝之為仁,即此可知!”翁同龢忽然激動了,“轉眼就是歸政大典,皇上履端肇始,而盈廷多風議之辭,近郊有怨諮之口,誠恐有累聖德,更恐埋沒皇太后多少年操持的苦心,實在不妥。”
“師傅,”皇帝立即介面,“你何不也上一個摺子?”
翁同龢這下才發覺“言多必失”,惹出麻煩來了。可是此時此地,不容他退縮,只能答應:“是!臣想跟毓慶宮行走諸臣,聯銜上奏。”
“好!你快辦去吧。”
翁同龢下了書房,立刻草擬奏稿。以他的見識、文采,象這樣的奏摺,原可一揮而就,結果費了一個下午才能脫稿,因為顧慮太多,不能不仔細推敲。
當天便將毓慶宮行走的另外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