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大多是怕死的,尤其是貪官汙吏,他們貪了那麼多銀子,總得有命去花不是,明知道會殺頭的事情,他們還是不會去做的。
嘉靖擺明了兩不相幫之後,地方官員終於漸漸老實了,在楊聰的大力推動下,四省一京的屯衛逐漸向海岸線推移,大明海防體系開始慢慢成型。
海盜和倭寇興許是被通州之戰中明軍爆發出的威力給嚇到了,劫掠的頻率也越來越低了,經歷了幾次圍堵之後,他們更是嚇破了膽,只要聽聞明軍精銳來了,便會被嚇得狼狽逃竄,片刻都不敢停留。
隨著大明海防體系的建立,海盜和倭寇的勢頭終於得到了遏制,大明東南沿海也慢慢迴歸平靜。
這個時候南直隸兵工廠也建好,屯衛精銳的火槍和火炮也慢慢裝備到位了,楊聰終於可以展開下一步計劃了。
他的下一步計劃就是造船,被動防禦畢竟只是下策,要想徹底解決海盜和倭寇的問題,就必須建造戰船,組建水師,控制整個東南海域,讓他們無所遁行。
那麼,大明水師這會兒到底有多少戰船呢?
大明四省一京的水師戰船集結起來足有數百艘,要一股腦壓上去,自然能打的海盜和倭寇屁滾尿流,但是,這些戰船分散到各個行省甚至各個衛所之後,就變成了這裡幾艘,那裡幾艘,根本就幹不過集結起來的海盜和倭寇。
海盜和倭寇大多是漂浮不定的,大明數千裡的海岸線任何地方都有可能遭遇海盜和倭寇的侵襲,憑藉現有的這幾百艘戰船肯定是不夠的,就算集結起來,也只能防住有限的幾個重要區域,根本不可能徹底解決海盜和倭寇的問題。
那麼,到底要造多少艘戰船才能控制整個東南海域,讓他們無所遁行呢?
說實話,這會兒楊聰心裡也沒什麼底,他畢竟不是什麼天才統帥,陸戰海戰皆無敵於天下,對水師戰船和海上作戰他還不是很瞭解。
還好,他不瞭解還有其他人瞭解,比如俞大猷就是個海戰的行家,雖然這會兒俞大猷還沒有展露出一身本領,但歷史上俞家軍的水師那可是猛的一劈,陸戰有戚繼光的戚家軍,海戰有俞大猷的俞家軍,這正是大明最終擊敗海盜和倭寇的兩大殺手鐧。
他之所以讓唐順之、趙時春等人去福州待命,就是讓他們去集結水師力量,配合俞大猷操練和摸索經驗去了。
原本朱紈就已經將浙江和福建各都司衛所的戰船抽調出來,集中搗毀了雙嶼島和走馬溪兩處海盜和倭寇交易的港口,這會兒讓這些戰船全去福州集結